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9日 16.3°C-17.7°C
澳元 : 人民币=4.86
纽卡素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两小时的极端通勤,让我和老公变成周末夫妻!”中国一线城市上班族的困境(图)

2023-04-06 来源: ELLEMEN睿士 原文链接 评论3条

一线城市中的极端通勤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最近有一项数据显示,每年全国承受60分钟以上“极端通勤”的人口超1400万,很多人住在远离市中心的城市周边,在地铁公交的拥挤中,消磨着身体和精力。

“两小时的极端通勤,让我和老公变成周末夫妻!”中国一线城市上班族的困境(图) - 1

为了解决长时间通勤带来的煎熬,下面三位受访者选择在市中心再租一套房,过起了候鸟式生活。

“多花了点钱,在公司附近租了床位。”

白白,29岁,商务,坐标:北京

过去通勤时间:1小时20分,现在通勤时间:步行十分钟

我相信每个在北京工作的人,对通勤带来的苦都深有体会,但要解除这种痛苦,可能要用别的痛苦来代替。

我住在昌平,然后在西二旗的互联网公司上班。以前地铁大概10分钟就到了,不过去年我们公司搬到更加靠近市中心的写字楼,这次可真是要跨越整个北京了。

在昌平的生活其实有点让我舍不得,生活也适应了,早年在这里买的房,房贷还得差不多,其中的一间次卧甚至租给了朋友,租金弥补了很多家用。但通勤带来的痛苦更现实,刚开始计划在地铁上看看书,给自己做点小改变,不到两个星期,就发现在一个半小时的路途里,光靠刷手机、佯装睡觉是根本熬不过去的。

所以我最终决定在公司附近再租一间屋子。我的房贷每个月3000,新的房租每个月2000多,但换来了工作日每天早晨走路上班,晚上加班到12点,也不用在出租车睡着后被司机叫醒。生活质量上确实有很大的改善。

一年过去了,大致的感觉是多花了点钱免去了极端通勤的煎熬。有朋友劝我直接把昌平的房子卖掉或者租出去,但我还是习惯了周末在那里的生活。

说白了就是工作日在城里买了一张睡觉的床而已,在那间小房子里,我只购置了生活必需用品,和邻居基本上没有往来。

“家人买在郊区的房子,成了我的一块心病。”

Jovy,30岁,互联网运营,坐标:上海

过去通勤时间:1小时10分钟,现在通勤时间:15分钟

25岁研究生毕业,三年后,我就已经成为周围人羡慕的“有房一族”。

我老家离上海不远,顺利落户之后,家里人就一直在帮我物色上海的房子。其实在我户口没办下来之前,我爸就去昆山看过房,他甚至还踩点计算了从上海站坐地铁到花桥路上需要花费的时间,实测之后兴冲冲地告诉我,通勤可以控制在50分钟左右。

但我非常严肃地拒绝了,理由是住到花桥意味着基本告别了上海市区的吃喝玩乐,以前上学那会儿周末进个城就够累的了,我实在不想工作之后还要整天奔波在路上。

落户之后,家里人再次重启买房事宜。这一次,他们将目标瞄准了松江,我之前一份的工作在漕河泾,处于松江到上海市区的中间位置,通勤差不多可以控制在30分钟左右。当时我也没考虑到以后换工作之类的事情,在家人的推动下就稀里糊涂“上车了”。

结果房子住了没几个月,我所在的部门就被公司“连锅端”了,在家休息了两个月,迫于房贷的压力重新出来找工作,最开始基本只考虑通勤40分钟以内的公司,慢慢发现自己太天真了,能有公司愿意给你发offer就不错了,根本轮不到自己再对办公地点挑三拣四。

换到新公司之后我大概过了三个月“极端通勤”的日子,单程通勤时间在1小时10分钟左右,为什么如此精确呢,因为每个体验过“极端通勤”的人脑子里都装了个时刻表:每天几点起床、几点出门才能赶得上几点几分到站的某班地铁,赶不上这一班车基本就只有迟到扣钱的命运。

印象最深的一次,我刚过上这种生活没多久,时间虽然算好了,但因为排在队伍靠后的位置硬是没挤上地铁……一丝一毫的偏差都会造成殊途同归的结局。

这种日子过久了,人每天还没开始上班就会处于一种非常紧绷的状态,即使按时到达工位,工作的劲头也在不知不觉间被消磨掉大半。每天路上将近2个半小时,工作时间10小时,一天的一半就这么没有了,互联网上不是有个说法嘛,住得离公司越远,猝死的几率越高。

为了保命,我最终选择了在公司附近租房,工作日住出租屋,周末住松江,虽然每个月房租加房贷已经占据了我一半的工资,但起码早晨可以多睡一个多小时,还能吃个早餐再开始工作,从健康的角度来看这笔开销还是值得的。

为什么不干脆把松江房子出租?自己重新装修过的房子还没怎么住就租出去实在有点不忍心,况且我现在的工作不是那么稳定,万一以后我能找到离家近点的也说不定。

“为了远离极端通勤,我们差点分居。”

28岁,Serena,自由职业者,坐标:北京

过去通勤时间:1小时40分钟,现在通勤时间:步行5分钟

极端通勤对我们这个家影响最大是我老公。

我们一家在北京六号线北运河西的小区住,坐地铁到上班的地点大致在一个小时左右,但因为不在地铁站附近,出门步行再加上骑车到地铁站,额外要花不少时间。我家有一辆车,但大多数时候,开车上下班在拥堵的北京是很不现实的。

结婚后,养家的是老公,因为住得远,他每天8点半上班打卡,7点就要起床,我也得跟着起来做早饭,有时候晚上他加班回家已经10点多。后来有了孩子,他晚上又睡不太好,我们俩都很崩溃,在双方父母的介入下,在他公司附近租一间房,工作日晚上他住在那边,方便上下班。

其实在没有结婚组建家庭的人看来,这个通勤距离和时间并非那么极端,因为无需换乘,一条地铁线就可以完成上下班。但在一个三口之家里,就变成了让人糟心的事情。因为通勤的疲惫还有工作压力带来的小争吵,以及一些家庭琐事,带来了很多问题,租在公司旁的房间,也成了他短暂能够喘一口气的空间。

这样看来,我们其实是在一种“准分居”状态。

这种工作日大部分时间分开,周末相见的“周末夫妻”,刚开始我并不适应,一个闺蜜还开玩笑说:“你得盯紧一点”。这样的状态对这个家其实并不好,说不定哪一天谁就动了离婚的念头。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3)
pinkuchi
pinkuchi 2023-04-06 回复
祝福那些为了家庭而坚持长期极端通勤的人,你们是真正的勇士。
仟岁风流
仟岁风流 2023-04-06 回复
我也曾经尝试过长期极端通勤,但最终还是感觉太辛苦了,现在已经搬到了公司附近租房。
金金迷宥胜
金金迷宥胜 2023-04-06 回复
真的很佩服那些能够忍受极端通勤的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