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0日 13.8°C-16.7°C
澳元 : 人民币=4.84
纽卡素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还在继续!一年内拒签2000名中国留学生,美国的政策“遗毒”持续发酵(组图)

2023-05-02 来源: 掘金日本房产 原文链接 评论11条

本文转载自掘金日本房产 ,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3年前特朗普对中国留学生的“签证禁令”,直到今天仍在影响着中国学生。

前不久,一位在美国攻读交通人工智能领域的五年级博士Tian Su,在3月2日离开美国后打算回去读书,结果签证被拒,导致她无法完成博士学位。

根据美国国务院的签证报告,2021年美国领事官员因为特朗普的这一政令拒绝了1964份中国公民签证。有机构做过统计,至今为止受到波及的中国学生少则3000,多则5000人。

还在继续!一年内拒签2000名中国留学生,美国的政策“遗毒”持续发酵(组图) - 1

拜登上台以后,虽然逐步放宽移民签证,对非移民签证的准入门槛也向下调整了一些,但是不管怎么改,始终没有对10043号总统令做出任何更改。

这与很多人预想的事与愿违,于是在2021年6月,一群“10043号令受害者”——因为政令无法赴美留学或学术交流的人,对美国政府提出了诉讼。

但如今看来,收效甚微。而最近,美国指控中国单方面不公正市场干预,中美关系一再跌到冰点,“10043学生”的清单只增不减。

最近我的几位朋友也发现,不止留学生,美国旅游签证也加强了政审程序。

其中一位是工业化学专业,但工作方向已经转成3D打印,上个月美国有个全球重大的3D打印展,本想在开展前办好旅游签,结果去面签时被送了个红条,然后就是长达1个多月的政审。

所以,10043政令的“副作用”已经显现,限制随时发生,而且可能完全随机。作为中国国际学生去美国,在当下又更难了。

在美国拒签事件出来后,一位从事生物科学方向的客户马上转给了我,因为她的孩子未来也是要走这条路,赴美留学的,看到这条新闻有些不安。

她于是来咨询说,她打算让孩子高中就去美国读书,直接在美国申请大学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还在继续!一年内拒签2000名中国留学生,美国的政策“遗毒”持续发酵(组图) - 2

要搞清楚可不可行,我们先来了解一下10043总统令。

一直以来,美国对核心技术产业的保护都比较严格,尤其是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专业方面的交流,不仅对海外人员交流类别有限制,对海外学生申读也有限制。

特朗普的10043总统令,将这一不成文规则明面钉死在黑字白纸中。

具体体现在:

(一)与“军民融合战略”相关的F或J签证(本科生除外)科研和研究生深造,将被暂停或受限入境权利;

这条主要涉及到国防七子的学生,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以及北京邮电大学,我们就称之为“八所院校”。

而且美国可以说对以上这些院校的签证申请是无死角地拒绝:不仅申请理由啥都行不通,换个申请地也没用,除了留学不行,去做交流学者,甚至是探亲,只要是这些院校毕业生就全范围“扫射”。

(二)任何不涉及“军民融合战略”的学生或学者不被限制入境。

同时,有几类人群是很确定不受限制的:绿卡持有者、美国公民以及绿卡的配偶、美军及其家属和其子女、国际法适用的一些外国人、各种特批与难民不在限制范围内。

所以很明显,如果想走科学技术领域,未来再到美国交流的研究生,入读“国防七子”+北京邮电大学,短期内是不会拿到美国签证的。

而如果不是这几所学校,理论上可以。

但是,就国内升学而言,如果想深入学习生物科学技术,这8所学校又是优中之优,是国家倾注资源更多的学校。

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读也不是,不读也不是。

而且还有个坏消息,理论上虽然只有八所院校被拒绝,但实际操作中,有人做过统计,除了这八所(占比8成以上),还有其他学校被拒绝,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上海交大、厦大、同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受影响的专业也不仅限于理工学科,还包括了文科和商科。

10043号令是摆在许多留学家庭面前的一个槛,特别是想读特定专业、又想得到高质量教学和尖端资源的高材生。

如果他们能顺利留学美国,得到 好的教育,出来都是精英。

但现在,由于这个10043禁令——被美国学界也称为“粗鄙的工具”,让美国的这一类学术资源,变成了“特供”。

回到第一部分开头那位妈妈急需解决的问题,她想的是把孩子提前送入美高就读,在美国申请美国大学的相关高精尖专业,可不可行。

答案是不一定。

美国藤校对高精尖的放开门槛不一,招生名额除了受传统主要是受到美国国土安全局的指示。即使是同一个专业,有的学校允许接收美高的中国留学生,有的则不行。

如果想扩大选择范围,一劳永逸的方法,夫妻双方中的一方持美国绿卡,连带着孩子也拥有美国绿卡,这个方式才比较保险。

这跟此前美国11个州禁止中国人买房的政策,属于同一套解决方案。

如今身份成了刚需,因为国与国的关系跌落已经表明一个现状:没有身份,想长期在国外生活是更难的。而对于想到美国读书并留下来的人,绿卡就是某种程度上的“刚需”。

即使未来政策变动(设想未来孩子就读美高也不能申请一些高精尖专业了), 孩子也不会因为身份原因,被迫选择其他的学习方向或者放弃去美国交流。

另外,之所以选择夫妻双方一方持美国绿卡,除了为孩子的学业着想,还有个重要原因是,这样操作可以平衡中美两个国家身份带来的便利与不便,比如医疗问题、登陆美国的税务问题、资产申报问题等。

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除了资产要这么做,身份也是如此。

说回10043,特朗普政府在出台这项政策时给出的理由是,基于国家安全考虑,以及对技术转让的担忧,从而需要通过审查,来确保自己的研究成果不被不正当“盗用”。

但现在回头来看,实实在在受到伤害的却是个体学生和研究人员。

腾讯新闻的谷雨专栏曾写过一篇《被拒签改写命运的留学生》,也讲述了一位从“小镇做题家”成为一个行业的顶尖人才,结果却被10043禁令,完成他的人生规划。

“这不仅是梦想破碎,人生道路也因此发生了改变。”

网上搜索“10043”,能看到一个网站,追踪在2021年6月中国留学生和学者起诉美国政府的进度。最新的 更新定格去年6月——已经正式发起,但后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还在继续!一年内拒签2000名中国留学生,美国的政策“遗毒”持续发酵(组图) - 3

祝愿学 术交流能早日摆脱过多的意识形态干扰,只有这样,人类的进步才能延续。

最后说一句,美国在高精尖专业对中国学生的交流管控,一直都存在。

之前我看到有自媒体说这是突发事件,别搞笑了,这是一直存在的问题。

过去,人们信奉努力就会有结果,学习好就能解决困难,留学生们曾经相信学术是自由的,机会是平等的,教育是公平的。

但真实情况是,世间没有什么是公平的、通过努力就能得到的。所有机会在出现时,就标上了价码, 只是现在因为国家之间的冲突,这个标价越来越高。

而早早意识到这一点,你就知道接下去该怎么做才能为自己或孩子抓住这些机会。

中美关系不好,美国移民官却仍然喜欢 中国 人才和中国的钱。上周 我们公司2017年拿临时绿卡的哥们儿, 入籍了美国,而且过程非常顺利,办理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想移民美国,以我过往的经验来看,现在反而是个不错的机会:EB-1A和NIW通过率依旧高,而EB-5也有暂无排期的新项目。所以,感兴趣就扫码联系我们的顾问,回复“美国”领取资料,并可以进行1V1的测评和咨询!

本文转载自掘金日本房产 ,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1)
FCCP
FCCP 2023-05-03 回复
对独裁必需像贼一样防着!
罗杰安白登
罗杰安白登 2023-05-02 回复
这样做违法不违法啊?为了有所谓的“移民机会”,究竟值不值得为所欲为呢?
小花要做向日葵
小花要做向日葵 2023-05-02 回复
那些用所谓“技术移民”为名籍贯不明的人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啊?
loveuret
loveuret 2023-05-02 回复
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啊?血汗钱买的难道就能买得到良心和人性吗?
夏凉妹Queen_V
夏凉妹Queen_V 2023-05-02 回复
闫氏家族变成了这个世界的黑幕之一,我们真的不能只顾着为自己争取利益,应该站出来捍卫公义。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