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14.2°C-15.6°C
澳元 : 人民币=4.83
纽卡素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高铁掌掴事件”VS药家鑫案:13年前连捅受害者8刀,行刑前悲剧还在发生(组图)

2023-05-11 来源: 正经婶儿 原文链接 评论10条

本文转载自正经婶儿,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这两天争议最大的就是“高铁掌掴事件”了。

到底是正当防卫还是互殴?

其实如果不是因为熊孩子的熊父母在推波助澜,这本来都不算是事。

女子制止熊孩子踢椅背,反遭孩子家长合伙辱骂,孩子母亲还扇了女子一巴掌。

“高铁掌掴事件”VS药家鑫案:13年前连捅受害者8刀,行刑前悲剧还在发生(组图) - 1

这种熊孩子必有熊父母的悲剧我们也写过很多,说烂了就是一个意思:教育的尺度。

不管教,孩子就无知;管教过多,孩子又自卑。

而往往很多在外面疏于管教的孩子,在家里其实都是管教过多,或溺爱或威慑,或者二者并存。

“高铁掌掴事件”VS药家鑫案:13年前连捅受害者8刀,行刑前悲剧还在发生(组图) - 2

高铁熊孩子这对的父母,就让我想起了另一对著名的父母,药庆卫和段瑞华。

他们的儿子叫药家鑫。

就是那个从小热爱音乐,21岁却成了杀人犯的药家鑫。

01

那是2010年10月20日,21岁的药家鑫驾驶自己的小车回家。

走到翰林路时,由于换碟片分神,撞上了骑电动车的女孩张妙。

“高铁掌掴事件”VS药家鑫案:13年前连捅受害者8刀,行刑前悲剧还在发生(组图) - 3

他下车查看张妙的情况,却看到张妙正在记他的车牌号。

那一瞬间,药家鑫脑子里闪出一句:这个农村人要讹我。

紧接着,心一横,他回车里拿了白天在超市买的用来防身的刀,捅向张妙。

“高铁掌掴事件”VS药家鑫案:13年前连捅受害者8刀,行刑前悲剧还在发生(组图) - 4

接到报警后,警方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因为当时情况是“先撞人又杀人”,还足足捅了8刀,一时让事件变得扑朔迷离。

除了寻找肇事车辆,也分精力放在了调查被害人社会关系上。

“高铁掌掴事件”VS药家鑫案:13年前连捅受害者8刀,行刑前悲剧还在发生(组图) - 5

另一边,当晚药家鑫杀完人继续驾车逃逸,因为太过慌张,跑到郭杜南村村口时,又撞上了一对情侣。

药家鑫还想逃,但被路人层层围住。

不过因为来处理的交警并不知道药家鑫已经在翰林路杀了人,又鉴于郭杜南村这起撞人并不严重。

扣下车辆后,就让药家鑫的父母把他领了回去,等候处理。

回到家之后,药家鑫才对父母说起自己还杀了人,这已经是张妙死后的第三天。

“高铁掌掴事件”VS药家鑫案:13年前连捅受害者8刀,行刑前悲剧还在发生(组图) - 6

此时,负责张妙案件的专案组也锁定了郭杜南村肇事车辆就是撞击张妙的车辆。

但是没有等通缉药家鑫,药家父母就带着儿子一起进警局自首了。

2011年6月7日,药家鑫因故意杀人罪被执行死刑。

“高铁掌掴事件”VS药家鑫案:13年前连捅受害者8刀,行刑前悲剧还在发生(组图) - 7

02

药家鑫事件不复杂,不过也像高铁掌掴一样,在当时充满了争议。

因为张妙被撞只是骨折,如果药家鑫撞人后立即救人,可以说什么事都不会发生。

即使肇事逃逸,张妙也可能会被路人发现送医,到最后药家鑫也只是面临赔钱刑拘。

但是偏偏,药家鑫选择了“毁尸灭迹”。

“高铁掌掴事件”VS药家鑫案:13年前连捅受害者8刀,行刑前悲剧还在发生(组图) - 8

究竟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代理律师辩护说,药家鑫是激情杀人,年纪太小,事发时失去了理智。

但更多人认为,药家鑫供述的“农村人会讹人”,足以说明他内心十分阴暗,属于有意行凶。

不过也有人就此认为,他内心的阴暗还不是社会道德滑坡导致的。

据说事故路段原来是碰瓷多发地,很乱,也因此药家鑫才买了刀防身。

但这个说法我没有办法证实。

“高铁掌掴事件”VS药家鑫案:13年前连捅受害者8刀,行刑前悲剧还在发生(组图) - 9

直到现在关于药家鑫因为怕讹人就杀人的问题还在讨论,以及他最后自首该不该算减刑。

毕竟现在被讹之后要付出的成本确实很大,自首也死,又可能让更多嫌疑人走向极端。

“高铁掌掴事件”VS药家鑫案:13年前连捅受害者8刀,行刑前悲剧还在发生(组图) - 10

很多人还提到,开始张家人放弃赔偿一定要药家鑫死,死刑之后张妙父母又向药家鑫父母要钱,印证了药家鑫说的“难缠”。

“高铁掌掴事件”VS药家鑫案:13年前连捅受害者8刀,行刑前悲剧还在发生(组图) - 11

“高铁掌掴事件”VS药家鑫案:13年前连捅受害者8刀,行刑前悲剧还在发生(组图) - 12

“高铁掌掴事件”VS药家鑫案:13年前连捅受害者8刀,行刑前悲剧还在发生(组图) - 13

不过这段新闻其中各方记忆的细节出入还挺大。

说不清楚,很多法律专家都在互相吵架。

“高铁掌掴事件”VS药家鑫案:13年前连捅受害者8刀,行刑前悲剧还在发生(组图) - 14

想了想,李玫瑾过去的一句话或许可以回答这种现象,她说:

“每一个案件都能折射出社会的缺陷。”

这就需要大层面的法律不断去完善,可能我们争论也不会很快得出一个结果。

而李玫瑾的下半句是“每一个缺陷基本都是人的问题。”

那人的问题,我们可以讨论讨论。

毕竟如果没有这样有缺陷的人,自然也不会有极端的案件。

回看各路媒体对药家鑫父母的采访,药家鑫的问题,也是出现在他的家庭里。

03

药家鑫1989年出生在一个工薪家庭,不算富裕但是温饱不愁。

小时候几乎是有求必应,要什么父母就给他买什么。

喜欢弹琴,药家鑫父母就给药家鑫报了培训班。

那是90年代的条件,非常舍得给孩子花钱。

药家鑫后来上了大学想要买车时,父母又给他买了14万的汽车,远远超出了这个家庭的收入。

“高铁掌掴事件”VS药家鑫案:13年前连捅受害者8刀,行刑前悲剧还在发生(组图) - 15

但是就像大多数家庭一样,宠爱和棍棒教育在药家鑫身上并不冲突。

物质上宽松,精神上严格。

小时候学琴时,稍微学不会,父亲就要体罚他。

而母亲则以自己下岗的经历告诉药家鑫:学琴贵,多学一节课就得再花钱。

“高铁掌掴事件”VS药家鑫案:13年前连捅受害者8刀,行刑前悲剧还在发生(组图) - 16

青春期药家鑫喜欢上网打游戏,父亲发现后,班都不上了,就把他关在地下室,在家看着他强制戒网瘾。

和同学闹矛盾,不管谁对谁错,药家鑫永远也是受到父母责备的那个。

以至于有同学欺负药家鑫,他都不敢向父母报告。

“高铁掌掴事件”VS药家鑫案:13年前连捅受害者8刀,行刑前悲剧还在发生(组图) - 17

这样的教育观念好不好,对父母来说肯定是好的。

药家鑫成功考上了大学,上学期间就靠着钢琴技能找了一份家教工作。

电子游戏也早就不打了,交到了大学生女朋友。

虽然没有望子成龙,但已经是十分满意。

当然,父母还是一如既往的打压教育,从不表现欣赏。

有一次药家鑫用自己挣的钱给父亲买了一套按摩仪,父亲看都没看就说:我不需要这个,你以后能自己挣钱就行了。

“高铁掌掴事件”VS药家鑫案:13年前连捅受害者8刀,行刑前悲剧还在发生(组图) - 18

药家鑫进监狱后和家人写的惟一一封信。

但是对药家鑫自己呢?他在庭审时说:

我从初中开始就感觉生活没有意义。

他不知道怎么让父母因为自己感到高兴,只知道如何通过自己让父母不生气。

活着,为父母的意愿而活,就像一个木偶。

甚至药家鑫被判死刑后,曾提出要捐献眼角膜,来世还想照顾父母。

结果药庆卫对他说:“把你的罪恶都带走,别连累别人了。”

药家鑫回:“好,我听你的。”

“高铁掌掴事件”VS药家鑫案:13年前连捅受害者8刀,行刑前悲剧还在发生(组图) - 19

04

一句“我听你的”,就能够明白他当时为何选择那样去做。

用一句话形容的话就是,不求有功,只求无过。

他的“无过”,不对法律不对人性道德,只是怕父亲责骂、怕给父母添麻烦。

“高铁掌掴事件”VS药家鑫案:13年前连捅受害者8刀,行刑前悲剧还在发生(组图) - 20

很多人或许没有药家鑫这种经历,但可能面对父母时也都会有过这种想法。

一边是父母给予物质上的满足,一边是父母带来生理、心理上的压力。

一边享受父母的爱,一边觉得犯错就要愧对父母。

给这种父母简单贴上“控制欲强”这样的标签显然不合适,但确确实实又很压抑。

培养出的孩子看上去是乖巧懂事知恩图报,其实也就是,害怕。

大概药家鑫的心里最明白,宁肯杀人也不能让父亲知道自己肇事,药父的可怕程度大于注射泵。

所有人也都知道这种亲子关系肯定是不正确的,而对父母来说,往往怕了才对了。

药家鑫的父亲就曾说,“我肯定要这样管你,不然你做错了事,负责的是我。”

这叫,“我都是为了你好”。

“高铁掌掴事件”VS药家鑫案:13年前连捅受害者8刀,行刑前悲剧还在发生(组图) - 21

但孩子的真实需求从来没有被父母看到。

他们没有犯错的机会,也就意味着从来没有自由选择过。

就像赴美留学后连杀6人的北大学霸卢刚。

“高铁掌掴事件”VS药家鑫案:13年前连捅受害者8刀,行刑前悲剧还在发生(组图) - 22

他本来想学计算机,最后拗不过父母,选择了北大物理学专业。

但是学物理得出国才能出一些好的成绩。

可这一点卢刚的父母是没有考虑到的,家里没钱,也不懂物理。

只知道那时候李政道研究物理拿了奖,那孩子学物理肯定有出路。

而其中的艰难,只有卢刚自己去承受。

“高铁掌掴事件”VS药家鑫案:13年前连捅受害者8刀,行刑前悲剧还在发生(组图) - 23

在遗书中他就写到:

我有些后悔当初没有学更实际一些的学科。

有什么办法呢?父母自己一窍不通,不能在学业上加以指导,全靠我一个人瞎闯。

最终闯不动了,又不能迁怒父母,只好把仇恨全部发泄在了同学身上。

05

可能也有人会说,都是小时候的事,长大了不长心不选择做个好人能怨谁?

毕竟有句话说,“我们无法选择父母,只能尽量打好手中的牌。”

我也相信人是可改变的,善恶是可以选择的。

但是这并不能否定,父母仍然是我们终身难以摆脱的命运。

小时候就在他心里划了一刀,长大了那就是陈年老疤。

那颗心就只能顺着伤疤长,痛苦艰难,固定了未来的走向。

而且和爹妈划清界限,才算活出自我,那代价太大了。

就像乔布斯至死没有跟父母和解,吴绮莉和小龙女的矛盾,吴谢宇杀死母亲,获得自由的选择。

“高铁掌掴事件”VS药家鑫案:13年前连捅受害者8刀,行刑前悲剧还在发生(组图) - 24

其实在庭审的时候,吴谢宇也曾和药家鑫说过一样的话,他说:

从小到大我都觉得,能把考试考好,是我对我爸我妈的唯一意义。

“高铁掌掴事件”VS药家鑫案:13年前连捅受害者8刀,行刑前悲剧还在发生(组图) - 25

而在监狱里,摆脱了父母的药家鑫也获得过和吴谢宇一样的“自由”。

那是2011年元旦,被执行死刑前,药家鑫在西安市看守所元宵节联欢会上演唱了一首《传奇》。

听过的人形容,“这才是真实的药家鑫”。

06

再翻开这个故事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药家鑫的多面性,于我们也是原生家庭的多面性。

很多人在成年后发现自己,遇到困难就逃避、对感情极其敏感,这根源就是在于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些人学着二次选择自己的人生,选择用什么样的态度共度余生,也离不开原生家庭。

一句话,每个人都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将会影响他的一生。

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毕竟世界上也没有完美的亲子关系。

但一定有正确的成长方式,让好的更好,坏的变好。

所以希望我们从这些已经形成或还没有形成的创伤中,及时观察孩子的行为和反应,发现问题所在,及时补救。

去反思,去改变,再去更好的爱自己爱别人。

没有人就应该被控制和利用。

父母和孩子应该互相包容,互相支持,互相成就。

一个优秀的孩子,始于一对优秀的父母。

一个优秀的父母又都明白,让孩子先成为自己也远比先成才更重要。

不能总用过去的经验教育孩子,也不需要把孩子培养成你想要的的样子。

让孩子成长为他本来的样子才是最好的。

希望别让原生家庭的羁绊,成为一场轮回的辜负。

本文转载自正经婶儿,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0)
daien
daien 2023-05-11 回复
做一些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
朱小粉粉粉
朱小粉粉粉 2023-05-11 回复
不能只靠警察和政府来维护社会的安定。
我想住进J大楼
我想住进J大楼 2023-05-11 回复
怎么才能让他们避免这些危险呢?
Sue_朵
Sue_朵 2023-05-11 回复
这个新闻好像有点夸大其词了吧,我们要理性看待问题,不要被情绪所左右。
Melon
Melon 2023-05-11 回复
看了这个新闻,我想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真的好痛苦啊……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