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8日 10.4°C-12.3°C
澳元 : 人民币=4.83
纽卡素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144小时硬控老外,China Travel 火了(组图)

5天前 来源: 惊蛰研究所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都说世界是一个巨大的中国城,因为中国人会随机出现在世界各地。但最近一段时间走进国内的景区,很大概率上你会看到各色面孔的外国人,成群结队地拍下打卡游客照,又或是跟在大排长龙的队伍后面,等待品尝中国的街头美食。

导致国内各个景区“长”满外国游客的原因,是中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据惊蛰研究所了解,自去年11月我国对挪威公民实施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至今,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适用范围已扩大至54个国家。

144小时硬控老外,China Travel 火了(组图) - 1

随着大批外国人相继开启“中国游”,并且在社交媒体上记录自己的“中国游”,包括“China Travel”“老外144小时极限游中国”在内的话题迅速登上全球网络热搜。

在社交媒体上,外国人被“China Travel”狠狠种草,然后加入“中国游大军”,中国人把“看外国人游中国”当成了新型电子榨菜。而国内的跨境旅游产业则迎来了入境游的“爆单”,从签证咨询到接待,相关从事者纷纷做起“外国生意”,仿佛正在经历一场盛大的“文旅复兴”。

144小时中国游,批量“制造”外国网红

由于中国免签“朋友圈”的不断恢复和扩大,在中文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都发现身边的外国游客明显增多。从一线城市到中西部地区的知名景点,甚至连很多中国人都没有去过的小众乡村、私房餐厅都成为外国游客们的打卡圣地。

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外籍人员出入境达到1307.4万人次,同比上升305.2%,已经恢复到2019年同期数据的92.46%。但与以往不同,如今的外国游客们在抵达中国、开启旅游行程的同时,还入乡随俗地占领了中国的社交媒体。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不仅有大量外国游客求助旅游攻略的帖子,还有不少外国友人“说走就走”,全程记录自己的“China Travel”。来自荷兰的Jurian告诉惊蛰研究所,“中国对荷兰的免签政策非常方便,我女朋友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了有关中国免签政策的资讯后,我们就立刻制定了16天的China Travel计划”。(惊蛰研究所注:持荷兰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不超过15天,可免签入境。)

144小时硬控老外,China Travel 火了(组图) - 2

*Jurian在故宫留影

不只有Jurian因为签证政策燃起了中国游的热情,生活在英国的韩国人Junny也对惊蛰研究所表示,自己本来就有来中国旅游的想法,但是因为忙着工作和考试没有时间准备旅游签证的材料和旅游攻略,而在看到144小时免签入境的政策后,Junny终于下定决心开启“中国游”之旅。

据Junny介绍,144小时免签入境的过程非常便捷,只需要在入境时填写一张临时入境卡并且出示离境机票,即可进入中国。在中国的6天行程里,Junny游玩了上海和杭州,品尝了中国美食,他表示“144小时根本不够,如果有机会的话,下次要办好旅游签证再来中国”。Junny还说到自己正在编辑有关“144小时免签入境中国的经验”的笔记,希望可以给其他外国游客一些游玩攻略。

事实上,除了占领国内社交平台,“China Travel”话题在海外社交平台也备受关注。外国博主在油管等视频网站上分享的中国旅行vlog只要带上相关tag,分分钟就能体验一把热度。中国游视频拍一条火一条的舆论氛围,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把目光对准了中国,“China Travel”已经成为不少海外博主的"流量密码"。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沉浸式的旅游vlog和帖子往往会搭配“unexpected”(意想不到)和“never imagined”(从未想象过)等关键词。而在各种视频和图文中,“外国网红”们无不感叹中国的现代科技发展和生活质量刷新了他们的认知。

例如很多从未来过中国的外国人,被灌输了中国移动支付不方便外国游客消费;庞大的人口规模与过度拥挤的城市让旅游体验不佳;景点卫生堪忧服务差等负面印象。

但实际旅游过程中“外国网红”们发现,中国基于移动互联网建立的各项服务异常方便,异常发达的公共交通也为China Travel的出行体验提供了巨大的便利,而庞大的人口规模除了造就了商圈和景区里的热闹景象之外,中国人的热情也让他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社会体验。

144小时硬控老外,China Travel 火了(组图) - 3

此外,安全的旅游环境也是外国人常提到的问题,抖音博主“Jason在中国”曾发布一条关于“中国晚上究竟有多安全”的视频,获得83.5万的点赞量,评论区更是有网友打趣到:“唯一不安全的就是你的钱包和肚子”。

社媒内容的真实呈现冲破了信息茧房,让外国游客感受到强烈反差,进而产生了China Travel的动机。因此,眼下出现的“外国人中国游”热潮,并非只是因为被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所吸引,还因为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在亲身体验之后,将真实感受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完成了“进口转外贸式”种草。

这也意味着,“外国人中国游”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因而为国内的文旅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忙碌的“外国生意”

外国游客逐渐重返中国,最直接的受益者无疑是国内的文旅行业。

携程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的游客,前往我国内地入境游的订单量同比增长341%。其中,马来西亚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485%,是增幅最大的国家;德国入境游订单增长223%,法国增长273%。

无论是北京的长城、西安的兵马俑,还是上海的豫园,都挤满了远道而来排队打卡的外国游客。据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消息,今年一季度,北京全市接待入境游客达到46.9万人次,同比上升3.1倍。而上海机场边检站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今年已有超300万人次外籍旅客经由浦东国际机场入出境,比去年同期增加240%。

来自北京的外语导游Fafa告诉惊蛰研究所:“自从开放了144小时过境免签,很多外国人选择来中国转机,有时候飞往北京、上海的航班上,外国人比中国人还要多。作为外语导游,我也明显感觉到外国人有点扎堆来中国旅游的意思,我一天就要带9个外籍游客在北京进行‘特种兵’旅行。最近几个月,几乎每周都约满了。”

144小时硬控老外,China Travel 火了(组图) - 4

*Fafa带外国游客游览长城

外国游客们的中国游体验是丰富而奇特的。据Fafa介绍,“我最近接待的外国朋友们,在第一次尝试北京烤鸭的时候,不断用西班牙语赞美这道美食。在长城上也展现了他们的运动天赋,完全不畏惧炎热的天气。故宫之行更是让他们大开眼界,他们不停地拍照,了解各种历史小知识”。

Fafa强调,为了确保能清晰、准确地向外国游客解释景点信息、历史文化背景等,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同时还要根据游客的外语水平调整讲解难度,必要时候还需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误解或不适的言辞。

在讲解时,要适当结合游客的文化背景,增进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兴趣。除此之外还要提供必要的生活指导,如兑换货币、使用当地交通、推荐合适的餐饮选择、嘱咐随身携带护照等。

Fafa向惊蛰研究所介绍到,提供多语种服务,包括导游、旅游材料和线上平台的多语言版本,也是提升外国游客体验的重要一环。而且和过去组团旅游的方式不同,现在的外国游客越来越倾向于5-15人的小团体游或定制化行程。

而在行程安排上,外国游客对于个性化、深度体验和文化旅游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一些深度的文化活动,比如体验端午节包粽子等传统节日习俗、本地家庭访问都是外国游客特别感兴趣的。Jurian在向惊蛰研究所介绍自己的旅行体验时,也提到行程中有到访本地家庭的环节。

144小时硬控老外,China Travel 火了(组图) - 5

*Fafa接待的外国游客在北京街头

不过,外国游客最关注的还是支付的问题。Fafa提到,“由于没有身份证,不能实名认证,很多外国人难以享受到中国的移动支付服务。”在国外,信用卡消费、通过官网或现场购票是固有习惯,而国内因为移动支付过于便捷,国外的这些支付方式在很多场景下都不支持。

因此如何帮助外国游客“无缝衔接”,体验无现金支付、在线预订等智能服务成为当下的重要需求。Jurian就向惊蛰研究所略带遗憾地表示:“我的支付宝功能就不够完善,只能用来搭乘地铁。”

对此,部分一线城市的重点商户逐步放宽了对境外银行卡的受理范围。据最新消息显示,北京和江苏等地的主要商户中,已有超过80%可以接受境外银行卡的刷卡。而深圳、广州等地更是达到了90%以上的覆盖率。此外,支付宝也推出了“国际版”,使外国游客可以在中国境内直接使用扫码支付。

“文旅复兴”准备好了吗?

在“外国人中国游”的持续热度之下,入境游作为文旅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尤其对于正处于持续复苏阶段的国内文旅行业而言,如何充分利用这一市场增强自身软实力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外国游客对于旅游体验的要求通常更高,他们不仅关注景区本身的硬实力,也很注重细节服务。而简化签证流程、延长签证有效期、实施电子签证和落地签政策,以及目前的144小时过境免签都是吸引外国游客的重要前置条件。

144小时硬控老外,China Travel 火了(组图) - 6

从宏观来看,入境旅游不仅是经济活动,更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平台,它能够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为国际友好关系奠定基础。并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往往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消费偏好,这也对国内的从业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国内不少文旅企业都在尝试进一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包括历史、民俗、非遗等,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以及加强对多语种导游、国际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等,以吸引更多元化的入境游客。

文旅行业的创新也在无形间推动整个行业的创新和升级。尤其是有助于推动旅游业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及乡村地区延伸,带动当地就业和特色产业的增长。根据飞猪发布的《2024春节假期出游快报》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在入境游游客的主要目的地中,重庆、成都、上海、深圳、北京、广州、杭州、南京、哈尔滨、西安等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城市。

虽然目前国际化大都市仍是入境游的首选目的地,但部分非一线地区也开始通过一系列动作逐渐进入国际旅游者的视野。比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旅厅今年将优化入境游产品和线路,赴东盟、日韩、欧美等重点海外客源市场开展旅游交流及推广活动,加强与马来西亚马六甲州文化旅游交流,加强与越南协调沟通,共同开发旅游线路。

此外不少航空公司也增加航班数量,同时推行了针对外国游客的旅游服务项目。例如春秋旅游向海外游客推出了“探寻上海近现代史——外滩+外滩源微游线”“体验上海的浪漫与咖啡文化——武康路微游线”等短途线路,并提供英文导游,外国游客还可通过citywalk的形式了解上海。

144小时硬控老外,China Travel 火了(组图) - 7

提升入境游客在华旅行的便利度,是入境游实现快速增长的关键。对于外国游客重点关注的数字技术应用,地方政府和企业也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如“外卡内绑”服务、数字人民币解决方案,以及“支付宝+”等跨境支付方案,多语言版本的旅游APP和网站等,都为外国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外,智能导览、VR预览等技术,也使外国游客能在出行前就对目的地有直观了解。

随着国际航线逐步增加,以及各项免签政策及便利化措施的陆续落地,不难看出,当前我国入境旅游业正迎来一轮强劲复苏。而当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亲身感受中国的独特魅力,中国旅游业也将开启新的篇章。

特别是结合近几年国内旅游市场出现的休闲游、反向旅游等新趋势,未来中国的旅游市场极有可能会形成外国游客承包知名景点、中国游客涌进冷门目的地的独特局面。

“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掀起的“外国人中国游”背后,更是一次长期的文化输出。当“外国网红”们帮助中国的热门旅游目的地和著名景点疯狂种草时,国内旅游行业不但需要快速反应、持续创新与改进服务项目和质量,抓住入境游的市场机遇,更需要把握机会,成为在世界舞台展示中国美丽的独特窗口。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