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11.7°C-12.1°C
澳元 : 人民币=4.83
纽卡素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决战大西北:一场扶眉战役结束了“西北王”胡宗南的12年统治

2017-12-28 来源: 白孟宸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决战大西北:一场扶眉战役结束了“西北王”胡宗南的12年统治 - 1

本文为“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广大读者分享至朋友圈。

1949年4月底,中国革命的形势已经彻底明朗化。

已经成为“猎物”的胡宗南自然不能坐以待毙。随着华北人民野战军在第一野战军配合下解放了阎锡山盘踞的太原,胡宗南仿佛已经听到丧钟在耳边响起,他判断华北野战军必然将主力部队调往西北,配合一野作战,便决定在此之前进行战略撤退,企图与青宁“二马”配合,以陕中、陇东为防御重点,保住西北,屏障西南,迫不得已时则退踞陕南、川北。

蒋介石“拯救”西北战局的最后稻草

可惜,胡宗南的动向已经被全面掌握,第一野战军立即发起陕中战役,趁胡宗南集团撤退的混乱,准备一举歼灭其主力,解放西安。战役打响之后,我军各路进展顺利,关中各地很快迎来解放。5月20日11时我军先头部队在国民党起义部队的协助下夺取西安西门,14时便全面控制了西安。由于敌人把守西安的部队已经在两天前向秦岭溃逃,因此只有2000敌人被歼灭在西安。经此一战,胡宗南集团的士气更为低落。西安古城的解放,国民党军队的败逃,说明国民党从东北开始的溃败此时已席卷到了大西北。

决战大西北:一场扶眉战役结束了“西北王”胡宗南的12年统治 - 2

1949年,庆祝西安市解放的游行队伍

先打胡还是先打马?

6月19日,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野战军在西安建国公园召开紧急会议,讨论胡宗南及马步芳、马鸿逵联合反扑的严峻形势,集中研究西安防守及打胡还是打马等问题。事后可以看出,此时西北战局已经是黎明前的黑暗:虽然胡马来势汹汹,但随着华北解放军入陕,第一野战军经过艰苦作战开辟的良好局面必然进一步向有利于我军的方面发展。在第一线兵力方面,我军3个兵团、9个军27个师共24.8万人,敌人3个兵团11个军32个师共21.3万人。不过,此时华北第十九兵团尚未到位,但从长远看,第一野战军在获得第十八、十九兵团及归建的第7军之后,野战军主力将从15万扩充到35万,整个西北地区我军主力和地方武装总数将达到42万。我军只要能够拖住胡马,未来可在西安附近与敌人进行战略决战。后来战场局势的发展也确实如我军所料,随着敌军各路反扑被我军一一化解,十九兵团等部全面入陕,至26日,胡宗南部退至武功以西,二马所部退至永寿、崔木镇。

决战大西北:一场扶眉战役结束了“西北王”胡宗南的12年统治 - 3

1949年,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作战前动员报告,桌前的横幅上写着“彻底消灭胡宗南”

该向何处先开刀?彭德怀曾经考虑过“先马后胡”,因为胡宗南虽为嫡系,但连遭沉重打击,战斗力大大削弱,而青马则是敌军最有战斗力的部队,歼灭了二马主力,西北问题也就基本解决。再加上二马远离老巢,补给线长,而我军背靠物产丰富、人口稠密的关中平原,距离老解放区也近,人力物力支援上比较方便。但是打马要比打胡费劲,而华北兵团经过千里进军,已经相当疲劳,特别是十九兵团刚刚到达,准备时间过于仓促。

决战大西北:一场扶眉战役结束了“西北王”胡宗南的12年统治 - 4

战前我军指战员磨刀擦枪

从胡马两兵团的实力和特点来看,马步芳、马鸿逵虽然在咸阳、西安遭到了重创,但未遭伤筋动骨的打击,士气和凝聚力尚存,且二马手下的骑兵尚具备较强机动性,又排出了一个正面极为宽大的阵型,在作战中很难予以围歼。而胡宗南所部在面对第一野战军时屡战屡败,士气已低至极限。加上胡部极度依赖铁路和公路机动,对于解放军的穿插战术缺乏抵抗能力,战线还缩得特别短,还没有预备队,更适合作为围歼对象。

7月6日,彭德怀司令员在设在咸阳的十八兵团司令部主持召开第一野战军前委第七次扩大会议。会上,一野主要领导根据军委关于迅速向西北进军的指示,制订了我军的战略进攻计划,明确了“钳马打胡、先胡后马”的作战方针。7日一野正式下达扶眉战役作战计划,西北战场的战略决战终于打响。

我第一野战军“钳马打胡、先胡后马”的方针正是着眼于胡马貌合神离的关系和部队的特点,先以十九兵团等部队钳制二马,于7月10日前进至乾县、礼泉以北构筑工事。如此高调地“进攻”就是为了迷惑胡马,使敌不能确定我军主攻方向,自顾不暇。

决战大西北:一场扶眉战役结束了“西北王”胡宗南的12年统治 - 5

战前我军指战员苦练杀敌本领

在保证二马不会援助胡宗南之后,我军将兵分三路,在渭河南北分别对敌重兵集团进行围歼。渭河以北战场由一野二兵团隐蔽集结于预定位置,经胡宗南和二马之间的空隙,以秘密急行军迂回至敌侧后。这一战场关键在我第4军能否在12日拂晓拿下罗局镇,夺取眉县火车站,直接切断敌人退路。我第十八兵团负责在渭水北岸正面进攻,沿陇海路及咸凤公路向武功方向攻击前进,直插敌纵深。渭河南岸歼敌由一野第一兵团负责,计划沿长益公路和秦岭北麓向西钳击敌人,切断敌向南撤退的道路,策应渭河北岸作战。

迂回穿插,多路并进

7月10日,扶眉战役正式开始,虽然我军方针为“先胡后马”,其中先后指消灭敌人的顺序。而作战开始后,担任牵制和佯攻任务的我军各部首先对二马所部及西安周边活动的敌人残部进行了打击。

决战大西北:一场扶眉战役结束了“西北王”胡宗南的12年统治 - 6

第一野战军的全线出击,让胡宗南和马步芳、马鸿逵两集团陷入了混乱,二马认为解放军将向自己发起攻击,便不顾胡宗南部,迅速收缩兵力。而胡宗南部判断解放军将要攻击二马并扫清西安外围,对即将到来的雷霆攻势浑然不觉。同在7月10日,二兵团已经由礼泉出发,向临平镇以西、漆水河以东集结。11日下午4时,第4军12师夺取临平。而第10师在7月12日凌晨3时在青化镇、益店镇附近抓获敌人哨兵,借助盘问俘虏得到的口令从敌人眼皮底下通过。终于在12日早7时拿下罗局镇,并相机夺取眉县火车站。我第4军神速前进、直插敌后,经过12小时强行军150里,夺取罗局镇和眉县火车站,成功切断了胡宗南兵团退往宝鸡的生路,为围歼敌人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我第3军、第6军也分别完成了迂回穿插任务。

对于一野的神兵天降,敌人竟然浑然不觉。直到我军一直攻到敌38军军部时,敌西安绥靖公署宝鸡指挥部主任裴昌会和十八兵团司令李振仍然坚持这是“地方游击队袭扰”。不过,当敌人得知自己已经被一道铜墙铁壁堵在罗局镇之后,便立刻将原来布置在东线的部队一股脑调到西面,试图攻破我军的坚强防御。正当我10师占领罗局镇时,敌160师和187师开始沿铁路向西前进。眼看敌人西逃的数路纵队接近眉县火车站,我第10师在师长刘懋功指挥下如猛虎下山居高临下直插敌群,击毙敌人一个团长,1300余人稀里糊涂就做了俘虏。

此时,罗局镇的归属已经成为决定渭水北岸战场胜败的关键。敌65军与38军从上午8点开始展开波浪式集团冲击,至午后2时敌军炮兵营全线投入战斗。而此时我军仅有11师和10师担任阻击。面对敌人营级单位组成的突击队形,我军阵地上的各连排顽强抵抗,指战员在“堵住敌人就是胜利”,“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的战斗口号鼓舞下寸步不退。30团3连坚守阵地11小时,击退敌人9次成建制冲击。30团2连在连续反冲击中仅剩下20余人,连政治指导员牺牲、连长和副指导员负伤,但仍然组成两个战斗排坚持战斗。坚守眉县火车站的10师29团2营,在三面受敌的情况下击退敌人8次集团冲击,全营4挺机枪全部因为过热无法开火,连长杨占珍带头进行白刃格斗,该营5连坚守一片坟地,打到最后仅剩5人,但阵地寸土未丢。

决战大西北:一场扶眉战役结束了“西北王”胡宗南的12年统治 - 7

1949年,人民解放军涉渡渭河追击国民党胡宗南、马步芳残部,扶眉战役的胜利,将胡宗南和二马两集团之间的联系切断

对于坚守罗局镇的10师和11师而言,不但弹药和武器极度缺乏,甚至基本的粮食和饮水供应都无法保证。由于在抵达罗局镇之前先进行了十多个小时的强行军,各部的饮水已经完全耗尽,部分战士一天多滴水未进。据战后统计,有多名战士因为缺水导致中暑牺牲。罗局镇外一片20多平方米的小水塘,几乎被解放军指战员你一口我一口喝得一干二净,时任第10师师长刘懋功也就只分了一搪瓷缸水喝。

正当二兵团排除万难死守罗局镇时,我军渭河北岸战场担任正面攻击任务的十八兵团于11日晚自东向西进攻,敌军望风而逃,十八兵团紧追不放,至12日,在我军第二、第十八兵团的前后夹击下,敌38、65、119三个军被压缩至午井镇以西、罗局镇以东、高王寺以南的渭河河滩上。12日下午3时我军发动总攻,结果敌人除少部分泅水逃生外,几乎全部被歼。12日夜间我军在罗局镇午井镇胜利会师。

在渭河南岸战场上,我军同样是摧枯拉朽。7月10日一野一兵团从户县出发西进,第1军沿渭河以南长益公路以北向西攻击前进,第2军沿秦岭北麓向西挺近。战斗打响后,第2军先打掉辛口子,保证侧翼,1军与2军共同歼灭哑柏、青化镇地区的敌人,然后向槐芽镇和眉县城攻击前进。由于这一线水网纵横,我军在穿插过程中除了要与遭遇之敌进行作战,还要应付恶劣的道路条件带来的苦难。

令我军意想不到的是,当1军进至槐芽以东时,只见渭水上仿佛放鸭子般出现了一大群泅水而来的国民党溃兵。12日黄昏时分我军进抵眉县时,又遇到了数千名从渭水北岸逃来的敌军。事后统计,1军在渭水滩先后俘获敌38军、65军及119军等部8000多人。13日拂晓,我第1军与北岸十八兵团胜利会师。

西北战场大局粗定

据参战指战员回忆,敌人在渭河中抛弃的武器极多,但由于敌人泅渭水逃生的范围长达百里,仍有不少敌人成为漏网之鱼。例如第38军军长李振西、65军军长李振及55师师长曹维汉等人都是游过渭河最终逃往宝鸡。

决战大西北:一场扶眉战役结束了“西北王”胡宗南的12年统治 - 8

扶眉战役期间,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王震在攻打宝鸡前,在蔡家坡动员部队

7月13日拂晓,第2军接到上级命令,我军主力已于前一日歼灭了渭北扶眉地区的敌人,上级命令第2军在兵团司令员王震亲自指挥下于13日沿长益公路继续前进,插入宝鸡以南,控制渭河大桥。13日24时,我第二兵团第4军第12师经过130里强行军出现在宝鸡火车东站,守敌眼看解放军已经冲上桥头,便丧心病狂地炸毁宝鸡渭河大桥后溃逃,我军一个班的战士因此牺牲在桥上。随后我第12师泅渡过河,渭河南岸我第2军也终于攻到。两支部队在渭河南岸的姜城堡完成会师。14日凌晨3时宝鸡终获解放。

从7月10日午夜我军各部开始穿插,至7月14日宝鸡解放,我军仅用4天时间消灭敌人1个兵团部、4个军部、8个师又3个团,共计4.4万余人,此战我军解放了武功、眉县、扶风、岐山等9座县城,我军伤亡失踪共计4701人。

决战大西北:一场扶眉战役结束了“西北王”胡宗南的12年统治 - 9

1949年2月1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改称西北军区,贺龙(左)任司令员,习仲勋任政治委员。扶眉战役期间,在贺龙、习仲勋的亲自指挥下,广大人民群众全力以赴将补给物资运往前线

扶眉战役结束了“西北王”胡宗南在西北12年的统治。解放宝鸡,占领通往大西南和大西北的咽喉要道,为解放整个西北地区奠定了胜利的基础,也为解放军挺进西南创造了条件。

注:本文为国家人文历史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抓取。

好 文 推 荐

长平之战中赵国几乎亡国,为何还能迅速恢复实力?

公元前251年,赵国发生了三件大事。

决战大西北:一场扶眉战役结束了“西北王”胡宗南的12年统治 - 10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一连串误判导致的朝鲜战争,为何令美国有苦难言?

在朝鲜战争结束将近三十年之后,美国摇滚歌手约翰·普莱恩写过一首歌,其中有几句是这么唱的:“戴维曾在朝鲜战争中挂掉/然而原因我们却不知道/现在一切都已经不重要。”

决战大西北:一场扶眉战役结束了“西北王”胡宗南的12年统治 - 11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将五胡乱华推迟十年:诸葛亮收姜维的历史原因究竟为何?

收姜维是《三国演义》中大书特书之事,姜维资质绝佳,诸葛亮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从此后继有人。但真实历史没有这么传奇……

决战大西北:一场扶眉战役结束了“西北王”胡宗南的12年统治 - 12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国家人文历史

微信ID:gjrwls

长按关注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