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7日 11.7°C-12.6°C
澳元 : 人民币=4.79
纽卡素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明朝最后一支铁军 痛宰张献忠 却被崇祯亲手摧毁 明朝随之灭亡

2018-01-24 来源: 归绥居士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明朝末年是最为风雨飘摇的一个时期,不仅强敌环伺,内部统治也是离心离德,再加上横征暴敛导致农民起义频发,起义之中规模最大的无疑就是张献忠和李自成两股势力,也正是这两场农民起义,彻底耗空了明朝的根基。但是乱世往往是个人展现的舞台,而明末也是一个将星辈出的年代,其中无论是洪承畴,孙传庭,孙承宗都是独当一面的猛将。明朝在这些人带领下,多次有逆转乾坤的机会,可惜都因为各种原因而失败,其中洪承畴更是叛国投敌,令人扼腕,而这些失败和一个人离不开关系,这个人就是崇祯。

明朝最后一支铁军 痛宰张献忠 却被崇祯亲手摧毁 明朝随之灭亡 - 1

崇祯

崇祯是个年号,代表着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即明思宗(1627年—1644年在位),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是一个勤政的皇帝,据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本是力挽狂澜于既倒的存在,崇祯却没能挽回明朝的灭亡,不得不提的是,崇祯和当朝大臣们的关系或可说是历史上最为尴尬诡异的时期,相互仇视,相互依存、相互利用。崇祯在位的十七年,除了镇压农民军以及抵抗后金外,将更多的心力用于削弱文官集团的势力,并取得了成效。再加上他严苛、猜忌、多疑,对大臣动辄怒斥、问罪、砍头、凌迟,其残忍和冷酷与魏忠贤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不相信文武百官,崇祯帝还频繁地调整官吏,17年间他竟然换了17个刑部尚书和50个内阁大学士。造成国家人才匮乏,有心报国的志士既不肯也不敢请缨效命。无奈之下,崇祯帝只好培植私人势力,重新起用大批太监,让很多有志之士报国无门。

明朝最后一支铁军 痛宰张献忠 却被崇祯亲手摧毁 明朝随之灭亡 - 2

明朝将领

与此同时,崇祯帝虽屡下罪己诏,然苛捐杂税层出不穷,民不聊生,而明末的众多农民起义也正是其贪财苛政最严重的后果。此外,在辽东战局屡败之时,不纳周皇后迁都之谏而丧失了最后的机会;而从南明诸政权观之,朱明皇室在满清的背景下号召力依旧不容小觑。故而,崇祯帝尽管勤政,却错误百出,不仅不可能中兴明帝国,其亡国也几乎是必然。

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支部队就是明朝末期一个最大的遗憾,也是因为崇祯的失误导致而被耽误,导致失败的一支部队,这支部队就是勇卫营。明朝军队体系中一直有一支部队直属于皇帝,就是所谓的禁军,明朝的禁军也被称为腾骧四卫。禁军的规模最初只有数千人,后来日益扩充,在嘉靖年间经过整顿,将禁军编为勇士营和四卫营。但是历经了多年的黑暗统治,禁军腐化严重。崇祯时期禁军的战斗力堪忧,甚至成为了官宦子弟的升官捷径。随着明朝的形势岌岌可危,崇祯开始重新整编禁军,这就是勇卫营。

明朝最后一支铁军 痛宰张献忠 却被崇祯亲手摧毁 明朝随之灭亡 - 3

明朝禁军

于是崇祯决定任命曹化淳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兼御马监印务总督勇卫营。因为曹化淳是崇祯最相信的亲信之一,不过曹化淳也没让崇祯失望,上任后曹化淳遍选猛士,遴选出了大量优质的将领,例如出身京营的孙应元,在辽东久历战阵的黄得功、周遇吉。这些善战的军官加入后,勇卫营的战斗力迅速提升。并且迅速的成为一支军纪严明,战斗力强悍的军队。在崇祯九年,当时正好遇到清军叩关,于是组建不久的勇卫营立马出战,并且有了抢眼的表现,其中像孙应元和黄得功这样的人也涌现了出来。

有了自己直接控制的精锐部队,让崇祯底气大振,勇卫营也拥有了很多地方部队不曾有的便利,要粮得梁,要饷得饷,四处镇压起义,成为了明朝剿灭义军的一柄利刃。而且勇卫营还打败了张献忠这样的悍匪,并且打的张献忠像明朝投降,招抚张献忠这样的悍匪后勇卫营的名号响彻华夏,义军闻风丧当。而磨刀霍霍的勇卫营也被看做是抵抗后金军的重要力量,这支部队更是被崇祯看成了挽救明朝的希望。

明朝最后一支铁军 痛宰张献忠 却被崇祯亲手摧毁 明朝随之灭亡 - 4

张献忠

不过狼子野心的张献忠并没有乖乖的接受招抚,投降后不久趁着明朝对他的注意力下降,张献忠再次反叛,让当时的明朝军队极为被动,只能火速回头,继续镇压张献忠,这其中的主力就是勇卫营,然而人困马乏的勇卫营这次败给了以逸待劳的张献忠,再加上当时总指挥的失误导致明朝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整体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勇卫营这一线依旧没有彻底战败,反而在全线溃败的局面下拿下了一场胜利,之后不久勇卫营在霍山又大破张献忠。

但由于明军整体的失败,导致勇卫营的战略处境极为艰难,明朝的军队更是在全国到处救火,基层军官的缺失让崇祯开始向勇卫营动手,于是在荆湖战场上屡建奇功的周遇吉被调离了前线出任山西总兵。而崇祯十五年,勇卫营大将孙应元更是与起义军激战于罗山,由于孤军无援力战而死,成为勇卫营殉难将领中的第一人。至此勇卫营留在“剿寇”战场上的大将就只剩下黄得功。

明朝最后一支铁军 痛宰张献忠 却被崇祯亲手摧毁 明朝随之灭亡 - 5

黄得功

勇卫营仅存的猛将黄得功是行伍出身,在多次作战中积功至副总兵,黄得功的练兵能力也很强,当时黄得功的军队由于“军士画虎头于皂布以衣甲”,被称为黑虎头军,并且在战场上杀出自己的名堂,打的张献忠之流闻风丧胆,在潜山黄得功所部大破张献忠,在这一战中黄得功与刘良佐合兵出击擒斩闯世王马武、三鹞子王兴国。战斗中黄得功被流矢射中脸颊,但依旧指挥军队发起追击。

而就在勇卫营获胜,形势稍有好转的情况下,崇祯却犯下了大错。当时的李自成在河南战场上屡战屡胜,尤其是在歼灭孙传庭的秦兵集团之后,李自成的势力已经非常强大。但是错误估计形势的崇祯却命令勇卫营继续追击张献忠,顺带打击李自成,但是战略攻击重心却并非李自成,而且勇卫营的离开直接导致了京城空虚,因此李自成找准机会绕开了勇卫营的正面,迂回到了后方一举拿下了明朝的首都,崇祯因此自尽,明朝情况急转直下。

群龙无首的勇卫营虽然善战依旧,但国君自缢的情况下也只得撤离,随后黄得功和其他将领一同拥立了福王,建立弘光政权,并且在南京定都。此后勇卫营虽然还有建树,但是已经在守势中处于被动。此后在抵抗清军的过程中,勇卫营的核心人物黄得功也战死沙场,这支在明末闯下赫赫威名的军队也随之退出了历史舞台,明朝也在风雨飘摇中走向了灭亡。

关键词: 历史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