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3月29日 19.3°C-22.1°C
澳元 : 人民币=4.71
纽卡素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专访首汽约车CEO魏东:想廉价叫车又要随叫随到是不现实的 | 新商业NEO100

2018-11-07 来源: 杨林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关注并标星36氪

每天3次,打卡阅读

更快更深刻洞察互联网商业

━━━━━━

专访首汽约车CEO魏东:想廉价叫车又要随叫随到是不现实的 | 新商业NEO100 - 1

首约准备推出更昂贵的豪华车和拼车业务。

文 |  杨林

虽然距离2018年结束还有两个月时间,但已经可以断定,发生在今年8月底的滴滴顺风车事件,是今年中国互联网商业领域最大的“黑天鹅”之一。

顺风车事件影响力贯穿整个网约车市场,没有留下任何死角。除了滴滴,首汽约车、神州专车、曹操专车、易到、美团出行网约车平台和嘀嗒出行、高德顺风车等公司都陆续迎来了交通部等检查组的入驻。就像是一场没有人事先能预料到的考试,各个平台也只能各自施展手段。

滴滴从来不缺乏挑战者,网约车市场也从来没有真正平静过。和滴滴这个资本造就的庞然大物不同,“正规军”首汽约车(以下简称首约)拥有浓厚的国资背景,是国有化企业在互联网改制大潮下的产物——运力合规化,虽然这会导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处于劣势,但是一旦涉及到安全整改时,这也是首汽约车的优势。

在9月份滴滴夜间下线网约车服务的那一周里,首汽约车则开启了“夜间保障大行动”,专门成立了夜间保障项目组,夜间针对火车站、机场、汽车站等交通枢纽,首汽约车调派千余辆车进行“强制保障”,推出了夜间数单奖,鼓励驾驶员在夜间多接单。

“身处竞争行业,这对我们肯定是个获得用户的机会,当那些用户有需求的时候,就有机会变成我的用户。”首汽约车CEO魏东曾对媒体表示。

在接受36氪专访时,魏东称,未来网约车市场环境可能会发生不小的改变,例如过去不合规运力为主的格局会有明显收敛。另外,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加入,竞争格局也会随之改变。

他认为,网约车在提升服务的同时,价格上涨是正常的,消费者要学会接受,廉价的网约车服务这个需求本身就不太现实。与之对应的是,首约会在一些城市试点更昂贵的豪华车业务,“要提前预约才能乘坐”。另外,首约也在考虑做拼车业务。

在安全问题上,首约正在试图实现更严格的安全保障系统,并且,“(滴滴)有的好用的功能,首约也应该加”。

以下是36氪专访首汽约车CEO魏东的对话整理,在一个半小时的采访中,他和36氪谈到了目前的网约车市场、自身的业务优势和整改,当然,也谈到了竞争对手滴滴:

专访首汽约车CEO魏东:想廉价叫车又要随叫随到是不现实的 | 新商业NEO100 - 2

聊市场:现阶段想廉价叫车又要随叫随到,这个需求不现实

36氪:你觉得未来打车会变得越来越难吗?

魏东:我们先打个比方,北京平常洗车的话可能是25或者30元洗一辆小车,到春节的话可能就是40到50元洗一辆小车,但我们会认为它是合理的,因为那几天劳动力不足。叫外卖也是一样的,平时的运费可能五六块钱我们都嫌贵,但是春节那两天,运费20块钱也有很多人会下单。说回打车的事情,如果北京的出租车集体涨价了3倍,打车的人还剩多少?我觉得那些习惯于想用低廉的价格又能随叫随到出行的人来说,以后打车可能确实会变难,因为他们的这种需求并不现实。

36氪:顺风车事件之后,你是否会觉得以后很难会再出现一个巨头了,市场会变成很多玩家之间的牌照之争?

魏东:不是牌照之争。滴滴已经具备了很厉害的护城河,它手里攥着最大的用户群,也占了最大的供给群,当然这个供给里面有一部分是不合规的。抛开这些,无非就是谁能更快把供给搞合规化,但它只要有最大的用户群,就有很多延伸空间。所以滴滴也做公交体系,也做共享单车。所以滴滴还有很多可以去做的事情。不过我们认为,滴滴通过两次并购,实现了90%的市场份额,这种很难持久,因为这行业里面不断会有新的玩家进场,例如携程要进来,美团也试过要进来。

接下来可能一大波主机厂也要进来。然后这过程中,可能滴滴(市场份额)会变到五六十,我们的目标是干到20到30,然后还有几家主力集团,地方上还会有一些小巨头,在当地形成一定的优势,但它不会再往大里做。总会有新的出现。

36氪:合规的运力会越来越宝贵,这对于首汽约车来说是优势,但是要怎么争夺运力?市场上合规运力就那么多,大家都在抢。

魏东:我不太担心运力。单纯从现有网约车产品去看,貌似都在抢运力。但是先倒过来看本质,轿车加驾驶员的服务,它在城市交通里面属于最贵的那种传递。就好比是一个城市运输供给的金字塔,那么这种最贵的存在就不是一个供给量最大的场景。我换这个比方来说,整个北京现在首汽约车可调动车辆是8000辆,但按照北京现在的需求,意味着我至少一半的单量都要丢掉,尤其是早晚高峰和夜间。

每天晚上北京南站都有上百人在排队打不到车,但是城里无数的公交车在空跑,中间存在脱节的地方。实际讲我们有很多不同的交通场景,还没有实现做动态调控智能化,它是需要直接打通的。夜间大量的单线车停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都那么依赖小车的出行,而它还是最贵的一个模式,我觉得本身结构上就不对。所以如果要研究未来的大方向一定是研究哪些点应该成为新的机会点,而且我不会聚焦在政府给网约车一共发多少牌照上面去。

另一方面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让车更聪明地去拉到人?这就是创新场景的问题,通过技术提升、算法优化,解决的是存量供给动态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增加供给。存量供给怎么解决?我刚才说了产品的重新组合,比如说北京我现在有8000辆车,全是五座车为主的小车,那我能不能上七座车多一些,七座车多了以后我能不能开动态专线多一点?例如机场合乘,它不是顺风车的概念,它是纯粹就是一个机场合乘的概念。

36氪:类似小巴那种?

魏东:对。打个比方我开个GL8从机场到国贸至少就是150块钱。其实大家都在机场排着队,咱俩都满街打不到车,咱俩还都去国贸,这个时候如果能一起坐一辆车走,一人100块钱,咱俩各省了50,司机多赚了50,乘客还打到车了。这怎么不可以?所以我一直挑战的是我们自己,我不一定非一条路走死。

36氪:有一种观点是,平价车打乱了市场原有的秩序,从政策的角度看,其实专心做价格更高的专车会更安全?

魏东:各个平台都有自己想法,但千万不要认为这就一个专车快车网约车之分。我的核心点在于,要出现市场化分层的多元化场景。以前出租车是单一定价,2块8一公里,现在无非是这个市场被一个多元化的分层产品替代了。

从价格技术上讲,市场一定要细化。然后在每一档里再细化出来群体。比如说也许有人专门做宠物专车,我们现在也会聚焦在老人用车,残疾人无障碍车,然后也有人做儿童私校车的。这个过程中,只不过说滴滴是用一个廉价的方式在吃这个市场。我们是先从出租车起步,然后做高端车型和服务,但是我们也想不断参与。而这过程中,我们首约也好,滴滴、神州、易到、曹操、携程,各有各的参与方式。

我们会不会做所谓的廉价车型?其实我关心的是我现在走在这了,有没有必要做这种模式。我们在南京上的奥迪、奔驰,在深圳上的红旗H7系列,让司机穿中山装,小伙子配白手套,配进口矿泉水,配特别优雅的纸巾,给那些讲究的商务大佬们提供更高端的服务。但这种玩法的话,我的车子一定不是随叫随到,我只接受预约,提前一天预约起步价了。打个比方半小时起步价一百五,具体可以看网上这个公布的。我们希望市场是百花齐放的市场,首约是在高端车里面深度扎根,深度布局。

专访首汽约车CEO魏东:想廉价叫车又要随叫随到是不现实的 | 新商业NEO100 - 2

聊业务:有的好用的功能,首约也应该加

36氪:首汽约车现在一共有多少个牌照?

魏东:我们已经开了70个城市,牌照现在有60多个,一直都在拿,所以这个数字也是一直都在变。

36氪:滴滴顺风车事件算是一个很典型的黑天鹅事件了,你们内部怎么讨论这件事的?

魏东:首先出现这个结果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我们和滴滴虽然是竞争关系,但是我也不愿意看到。不过,任何人都不应该因为这件事去否定网约车的价值。

其实可以反过来说,为什么是顺风车,以及,为什么是滴滴?

顺风车本身是一个弥补供需不足的手段,有车主上下班时车子里有闲置座位的资源,那他可以分流一部分上下班的需求。这是相对于动态的需求,用合规车辆完成了刚性的供给。但是当车主挂着顺风车的名字,但是他以盈利为目的,不断地在接活的话,就不是顺(风车)了,这就是很刻意地去做路线。

网约车和电商还很不同,后者只要是把东西交付了就可以。但是网约车提供的是运输服务,乘客安全下车关上门,司机点击结束的时候,这个交易才算是完成,它高度依赖的是人提供的服务。而这个过程中互联网元素扩张极快,如果对人所提供服务的管理速度跟不上,或者脱节的话,中间就会有很大的漏洞,从而导致恶果了。

滴滴顺风车事件是周六早上出来的,我那天刚好在公司楼下开会。听说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很吃惊,所以开完会以后,我们内部又开了一个小会,当时我还和团队提一个问题,如果(这个业务)咱们来做的话,能不能做得更好。

36氪:有结论吗?

魏东:交通行为里面,出现交通意外,有一个相对的几率。不管是司机主观的人为侵害还是交通肇事,都有一个原理,就是在这个重大事故发生之前,这个司机一定有过违章、超速等违规的行为。这种累积起来的驾驶习惯最终导致了这次交通事故,之前一定是有征兆的。如果是人为的伤害行为,一定之前有过投诉,例如和乘客的言语冲突,或者说他被客户投诉过一些不规范行为,才导致了最终这个节点。这是第一个,事故本身有它的可预见性。

第二,平台的单量大,不意味着就会频繁出现事故。换个角度去讲,全球连锁酒店很多,如何做到每个房间,每天早上都干干净净地标准化。这背后是一套我们叫清单的思维管理流程和培训体系。

没有做网约车之前,首汽出租在北京有17000个司机,当时公司就有一套体系去管理这么多人。后来我们在2015年做网约车时,最开始我们组织了400名司机代表去体验、内测。当时给司机在西边做培训,告诉司机这App怎么使,然后就把一帮人撒出去了。刚开始肯定会很乱,所以我们搜集司机出现的问题,从最开始司机嫌系统的字小看不清等等各种问题慢慢改进,最终内测了好几个月。后来又说给集团全体员工发券,搜集他们做用户的感受。

我们从一开始就搬了一套东西出来,经历过那个历程的人都知道,完全就是杀出来的。到现在我们有上千万司机,但是背后再去搭建一个分城市的管理体系相对会慢一些。而我们是最开始就有。这个体系打比方,现在20个人一个班组,200人一个车队,车队派两个车队长,一个车队就十个班组。班组之间会竞争,就形成了一个竞争机制,让大家有动力好好干,而车队长的作用就是,十个班组之间的好坏,他要不断去调剂。相对而言司机心态会不一样,做了专车以后,公司给师傅们发了制服,让他们出门打领带,开个好车,能客客气气地面对乘客。

36氪:像是上班,而不是出去接活。

魏东:对。如何和乘客有效沟通,这方面我们也有很多培训,反过来司机也需要调节自己的情况。我说过司机也是人,会跟老婆吵架,或者说儿子高考失利、老爸住院,心里有事也烦,但是这个情绪不要带到服务中去。这其实是一个不断洗脑的过程。我们这边每天班组长盯着你、车队长盯着你。一旦有投诉进来了,就要追查到底。我觉得这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从制度搭建到企业文化渗透。当然,有些司机确实不适合这个行业,我们就该去调整。

36氪:哪些司机在你看来是必须要调整的?

魏东:面试时我们可能就会筛掉一些,从原则上讲,脖子或胳膊上有大面积纹身的,我们可能就不要了。纹身本身没有问题,也是一种时尚,不应该被人说三道四,但是有些乘客还是会从安全感受的角度来提出疑问,我们还是要尊重乘客的感受。

在服务过程中,有司机开车技能没问题,也特别认真负责,但他就是脾气暴,容易跟人嚷嚷。打电话确认位置,问乘客在哪,说着说着就急了。我们会觉得这个师傅可能性格不太适合做服务行业,不是说能力不行,说不定去做独立行业就很合适。

36氪:顺风车事件之后,你们做了哪些调整?各部委对你们有什么指示么?

魏东:网约车新政一直都是双刃剑,就北京来讲,大家都是运力不足,单子接不过来。我也眼馋,你说那么多司机,人家不是北京户口,我就不能让他干。那么多私家车想干,但需要营运车资质,我也只能忍着。因为规矩摆在这,那我就按规矩来,这是一个我们现状。

滴滴顺风车事件出来以后,我们先纠正看应急机制是否有漏洞。我们首先跟团队讲,不能有侥幸心理,从接到投诉到处理,大家速度足够快,就是安全。虽然是说司机安全性上我们有把关了,但是警民联动这部分的隐患也暴漏出来了。我们说是不是所有分公司,每一个车队长,你都有属地派出所的警官电话,一旦有意外尽快能第一时间能联系上。

36氪:你们之前有过类似规定吗?

魏东:有基本的规定,因为我们安保还是有完整的制度。同时我们也会关注有哪些功能是的确好用的、应该有的,那我们也该加上。虽然我们希望有些功能不被用到才是最好的,比如一键报警功能,我们也讨论过报警这个功能我们要不要加,我们对自己的司机有信心,但是乘客是不是希望有这个东西,尤其是新用户。别人可以不用,但你不能因为他不用你不加,所以说我们基本上是这样一个态度。

36氪:车内录音这个功能你们会加吗?

魏东:我们不是因为滴滴而考虑加不加,本来在今年第二季度的时候推了一个CI车载智能硬件系统,在三个城市(大连、成都、厦门)上线试运行。CI系统包括两部分,一个是驾驶侧,一个是后排乘客侧。我们考虑到现在是几万车队,未来可能是几十万、上百万的车队,单纯靠车队只能管住一部分,如何预防疲劳驾驶,预防司机有抽烟行为都是不容易监控的,所以4月份那套体系我们是有设监控的,哪几类属于违规行为,我们是要拍下来并上传处罚的。例如说酒驾,我们要加探测器,只要空气中含量有酒精成分,就会有警报提醒,这时候客服就会追过来,要求司机靠边停车做进一步测试。另外疲劳驾驶这部分主要根据打哈欠或闭眼的次数,这里面可能会误判,但是我觉得机器需要学习和掌握这个东西,所以那套系统我们当时在三个城市上线400套,跑了三个月。

我们今年年底目标是不低于5000套的投放,现在在精准度上还需要加强,因为还是会有误判,例如司机叼根牙签,就可能被机器误以为是在抽烟。但我觉得是这是好事,只是现在需要量再大一些,再教会这机器去更精准识别。

36氪:首约的专车并不便宜,以后会有降价的可能吗?

魏东:在北京我们的价格的确不便宜,我们的定价标准是参照神州和滴滴专车,原则上讲我要求不得高于他们。

我觉得大家可能会被误导。如果单纯看网络公示的标准价格,有可能我比他们闲置的高。但是这两家早晚高峰会加价,真正会算账的人,后来发现快车越来越贵,就是因为滴滴的加价系统,各种算法和参考值,总之很复杂。我们自己算过,滴滴专车也好,神州专车也好,他们平均下来基本上1.5倍给你加价,而我们始终是公示的一个价格区域。比如说早晚高峰我是八毛钱一分钟,低谷是四毛钱一分钟,我都显示出来的,而且对应的均值我们是比较低的。

专访首汽约车CEO魏东:想廉价叫车又要随叫随到是不现实的 | 新商业NEO100 - 2

聊政策:首约只能在政府规划的“框”里处理盈利和地位

36氪:在你看来,政府对网约车的态度最近两年有什么变化吗?或者直接点说政府现在对网约车是怎么想的?

魏东:咱们这么讲,其实咱们国家是第一个出台《网约车管理办法》的,你看欧美很多国家和地区,很多都是直接把Uber给封了。中国是相对宽容的,鼓励平台去尝试,但你毕竟是一个公共服务业,要面向所有老百姓的交通安全的。主管部门只关心怎么让行业健康发展,让老百姓生命别出安全问题。所以是说出台的所有界定标准,无非是要求人车达标,平台稳定运营,其实就这些,没有说卡死谁。

政府划了一个框,要求所有的平台都在这个框里运营,但是这个框限定比较窄,例如北京户口、当地牌照这些。而滴滴的几百亿美金估值中的大部分,都是在这个框外存在的,过去政府就是站在这个框的门口不停和滴滴喊,你快点回来,但是滴滴因为自己那么庞大的商业的核都在圈外,所以一时半会回不来,政府也没有很有效的办法,这是过去的手法。但现在出问题了,政府说你必须得回来了。

我相信中国的企业都尊重政府的意见,但是企业又要考虑自己的收益和股东利益,所以大家的心态不一样,博弈点也不一样。首约是严格在政府划的框里做大,我会想办法处理自己的地位和盈利。滴滴现在需要解决的可能是,很多东西我不能扔,但是迟早会回到框里去,这过程它可能要思考,还可以怎么样再重造一个结构,所以我觉得大家出发点不同。

36氪:但是不能走出框架,就势必要牺牲效率,这是一个无解的事情么?

魏东:不是无解。首约的路径是,我们用户量增长很快,因为口碑。但如果是互联网公司,很多都是通过促销,一周不到就几千万用户了。我们是固定自己的供给,但是供给的速度赶不上需求的话,用户就是会觉得首约运力比较少。对于滴滴而言的话,它可能过于看重运力的供给,并且用最快的方式去扩大供给,但是这个过程中,服务质量就有可能出现漏洞。首约虽然现在在外地有加盟模式,不全是自己提供车辆,开放加盟是要弥补供给不足,但即使这样,我也一定要让它处于可控的发展速度。

36氪:你们的GR部门是不是几个平台中相对来说压力最小的?

魏东:这部分第一我强调的是我们不违规,按各地规则来做事情。然后是要求主动沟通,各地运营的时候能主动去跟运管交流,出现什么问题都跟他们如实地沟通,然后再说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你再去提。

36氪:那平常政府部门管你们要一些运营数据,你们会给吗?

魏东:不是管我们要,而是我们一直主动上传的。因为如果我们想拿到牌照资质的话,我一定要上传数据。所以在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交委和自己的信息中心,我们直接做数据后台打通,我的数据实时上传,让有关部门可以实时看到。当然用户个人隐私是保护好的。

专访首汽约车CEO魏东:想廉价叫车又要随叫随到是不现实的 | 新商业NEO100 - 5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