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11.9°C-13.4°C
澳元 : 人民币=4.82
纽卡素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唐朝一老头挖出10块石头,被30位皇帝收藏,现在成为九大镇国之宝

2018-12-28 来源: 国史讲官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导读:在陕西省宝鸡市的城外,巍峨的秦岭山脉下,矗立着一座并不起眼的小山丘。山脚下,缓缓流过的渭河水,数千年来滋养着八百里关中平原,同时也见证了无数文明、王朝的兴衰。而这座海拔不高的小山丘,却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石鼓山。

这个名字的来历,除了小山远远看上去圆圆鼓鼓的,好像一面石鼓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山上曾出了震惊天下的石鼓。要弄清此事的来龙去脉,则要从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初年说起……

唐朝一老头挖出10块石头,被30位皇帝收藏,现在成为九大镇国之宝 - 1

公元618年,唐国公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大唐,随后十几年间,唐军横扫天下诸侯,一统天下。唐朝建立之后,结束了隋朝末年的战乱,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恢复了男耕女织的平淡生活。在距离长安仅300里的陈仓(今宝鸡),一位放羊的老人重操旧业,依然每天来到渭河边上放羊。一次偶然的机会,老人在河边挖出了几块圆滚滚的大石头,上面好像还有些文字一样的东西,但老人不识字也看不懂,就没有理会,任由石头躺在河边。

唐朝一老头挖出10块石头,被30位皇帝收藏,现在成为九大镇国之宝 - 2

过了几个月,一群来自县上的秀才学子来此踏青,从放羊老人口中得知了石头的事,于是在老人的指引下来到河边查看。当众人见到几块石头后,立刻紧张的大口喘气。虽然石头上被厚厚的泥土包裹,但还是可以隐约看见上面一行行的文字。学子们擦掉泥土仔细辨认,确认是先秦时期的文字,价值非常高。随后众人在此一番寻找,最终找到了10块类似的大石头。

陈仓发现先秦石鼓的消息传到长安之后,立刻引起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追捧,他们争相前往观看、研究,最后这十块石头被命名为“石鼓”,上面的文字被称为“石鼓文”。石鼓上文字主要记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前,秦朝贵族的生活、祭祀、游猎等事情。为了保护这十面石鼓,当地百姓捐钱修建了一座石鼓寺,用来供奉。

唐朝一老头挖出10块石头,被30位皇帝收藏,现在成为九大镇国之宝 - 3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石鼓寺毁于战火,石鼓也散落于民间不知所踪。到了北宋年间,宋徽宗最喜欢书法、字画,见过石鼓文的拓片之后,就开始坐立不安,非要见到这十面石鼓不可。于是宋徽宗给陕西官员下旨,要他们立刻寻找石鼓送到汴梁。陕西的大小官员不敢怠慢,花重金在民间找到了十面石鼓,运到汴京。

唐朝一老头挖出10块石头,被30位皇帝收藏,现在成为九大镇国之宝 - 4

宋徽宗得到石鼓后,每日临摹研究,没想到书法功力日渐精进,并最终开创了“瘦金体”。高兴之余的宋徽宗下旨,为石鼓上的文字描金装饰,并在皇宫供奉保存。北宋灭亡,石鼓被金兵运往北方,在路上遭到了严重破坏,十面石鼓上本来有718个字,经过一路颠簸到达燕京之时,已只剩下386个字。

元朝建立之后,石鼓一直放在京城国子监中保存,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被30多位皇帝当做神物供奉。到了清朝,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对石鼓研究痴迷成瘾,为了避免石鼓再次丢失,就命匠人复制了一批保存在热河文庙。

唐朝一老头挖出10块石头,被30位皇帝收藏,现在成为九大镇国之宝 - 5

清朝灭亡之后,这批石鼓又经过了一系列的颠沛流离,最终在文物保护者的努力下,落户故宫博物院,成为镇馆之宝。经过现代学者的研究,认为石鼓上的文字是“集大篆之大成,开小篆之先河”,近代大学者康有为评价其为“中华第一古物”,是中国最早的石刻诗文,乃篆书之祖,是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

参考文献:《石鼓文研究》、《石鼓文秦刻石考》

关键词: 历史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