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10.6°C-12.7°C
澳元 : 人民币=4.83
纽卡素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00后性别比失衡进一步加剧 | 中国的男人:终于到了我们的时代

2021-08-27 来源: 腾讯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根据我国最新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现代适龄人口男女比重严重失衡,女性数量远远少于男性数量,这也是现代年轻人结婚率较低的一个原因。而把目光向长远放一放,我们又会发现,00后的男女比重与90后的男女比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00后男女比例显示,男性明显少于女性

根据国家人口统计局对我国人口的统计数据结果显示,自2000年起,我国出生的新增人口在不断地减少,而在新生人口中男孩儿为783万,女孩儿为662万,男孩儿的数量比女孩儿多了121万。而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新生儿的男女比重就一直维持在117-121之间。

00后性别比失衡进一步加剧 | 中国的男人:终于到了我们的时代 - 1

这个数据一直维持到了2009年,就在2009年,女孩的出生数量开始第一次超过了男孩数量。而到了2019年,通过人口统计数据年鉴数据显示,我国即将步入适婚年龄的男女比例失衡非常严重,性别比例到达了114.61。

从这一阶段开始,男性的数量有了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以前是男性多、女性少,大多数的单身男性都有娶不到老婆的担忧,而按照现在出生比例的趋势来看,似乎男性开始变得越来越少了。

有网友在网上惊呼:“抢女人当老婆的时代即将成为历史,女人们争抢男人当老公的全新时代即将到来,男性的时代终于来到啦!”按这位网友的意思,男性将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成为“畅销品”,00后男女比例差距如此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结果。

00后性别比失衡进一步加剧 | 中国的男人:终于到了我们的时代 - 2

女多男少,将导致结婚率下降?

性别比例的失衡,往往的确会导致结婚率的下降,这是一个基本的社会事实。然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女多男少,真的会导致结婚率下降吗?

现在,让我们来算一笔账,展望未来,向后预测,当一个年龄最大的00后男性到达32岁的时候,那么,年龄最小的00后女性的年龄则为22岁。以十年为期限,当32岁的00后男性想要结婚,如果恰巧没有能够与之匹配的32岁女性,这并不意味着这位32岁的男性会打光棍。

根据大数据推算证明,他只需要再多等一年,他就可以与一名2010年出生的女性相遇、相知、相恋并结婚。而如果他能够再等三年,到35岁,这位00后男性就将有更多的适婚年龄的女性供其选择。

00后性别比失衡进一步加剧 | 中国的男人:终于到了我们的时代 - 3

如果男性一定要将结婚生子当作自己人生的刚需选项的话,那么,晚结几年婚,仅仅意味着人生必要环节的延迟,而并不代表这个环节会缺席。

而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讲,如果认为00后男性的数量中,有超过1000多万男性愿意接受与比自己年长2-3岁的女性结婚,那么,他们就更容易找到老婆并结婚生子。如此,再回观上述所说的“00后性别比例失衡,将导致结婚率下降”这个观点便不攻自破了。

女多男少,婚恋市场上的00后男性将走俏?

实际上,无论是从前的男多女少,还是眼下马上迎来的女多男少,也无论是男女性别比例以何种方式失衡,这个社会上还是会有一定数量的男性打光棍,找不到老婆。

00后性别比失衡进一步加剧 | 中国的男人:终于到了我们的时代 - 4

这其中的原因有以下主要的三点:1、受遗传基因和生物学影响;2、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有所提高,择偶标准也在随之不断提高;3、城市男性与农村的男性的不平衡、不平均。

首先,从生物学的角度上来讲,无论是什么物种之中的雌性动物,在选择配偶、繁衍后代的时候,都会选择自然群体之中较为优秀的雄性动物,因为,在生物选择上,有择优遗传的规律,选择继承优质的基因,在自然中的生存几率会提高。

其次,女性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实力的大幅度提高,更高水准的受教育程度,更好的个人条件,也在无形之中强化并提高了女性的择偶标准。

00后性别比失衡进一步加剧 | 中国的男人:终于到了我们的时代 - 5

虽然我们即将面对男性少女性多的时代,但是如果男性的受教育程度整体比较低,就会出现同年龄段中的部分男性被剩下的现象。

最后,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很多农村年轻人都会选择到城市之中工作,女性也一样,她们经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大城市,几乎就不会再选择回到农村生活,也就不会选择回到农村去找对象,因此,在一些农村地区的男性有很大的可能会找不到老婆。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编辑 | 鹿羽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Carbery, J., & Buhrmester, D. (1998). Friendship and need fulfillment during three phases of young adulthood.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5(3), 393–409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