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6日 12.9°C-15.6°C
澳元 : 人民币=4.82
纽卡素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李清照读苏轼的一首词后,觉得不服,毅然挥笔写了这首千古名篇!

2021-09-02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1条

自古以来就有唐诗李杜宋词苏辛之说,这四位,代表着唐诗宋词的高峰。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人都服气,对这种提法,不服气的大有人在。比如苏轼,在北宋时就是文坛领袖,苏门人才荟萃群星灿烂。

但是,有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就各种不服,不但在词论里痛批苏门大才子黄庭坚秦观等骁将,对苏轼也是暗怼,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夸赞了苏轼“学际天人”,转口就说苏词“皆句读不葺之诗”,诗词都分不清,写什么写。

苏轼在北宋词坛,可以说是绝对的一哥,而李清照,也是绝对的一姐。但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一哥和一姐竟然没有一次交集,这也太奇怪了!虽然苏轼比李清照大47岁,但是,李清照出名很早,而才女凤毛麟角,苏轼不可能不知道。

苏轼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李清照不可能不知晓。何况,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按照李清照的率性,早就跑去找苏老头请教了。

按照苏轼的重才和好为人师,即使不见面,也会在文章诗词里对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指点一二吧。但是,翻遍苏轼文章诗词集,不着一字,这真的就奇了怪了。

李清照读苏轼的一首词后,觉得不服,毅然挥笔写了这首千古名篇! - 1

其实,这是由两个因素导致的,一个是家族因素。李清照的丈夫叫赵明诚,公公赵挺之曾经做过宰相,跟苏轼一派属于对头。而李格非作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对于这层关系非常清楚,却还把女儿李清照嫁给了赵明诚,说明李格非已经背叛了苏门,自然也就不相往来了。

另一个因素就是李清照自身的因素,因为少有才名,当时在女才子中名列第一,所以对苏轼是各种不服,一直跟苏轼暗暗较劲,希望自己超越苏轼。这在当时,其实也就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因为她的性别已经决定了这种结果。北宋社会的大平台,不会让她跟男性平等竞争,比如她就参加不了科举考试,做不了官。

缺少了这些阅历,再有才的女子,天花板也不会很高。但这并不妨碍李清照的较劲,即使是苏轼死后,她也没有放弃这种追赶和超越。

苏轼有一首《菩萨蛮》,在当时评价甚高,被广泛传诵。李清照读了这首词,也是觉得写的特好。

苏轼的这首词是这样的:

菩萨蛮·湿云不动溪桥冷

作者:苏轼

湿云不动溪桥冷,嫩寒初透东风影。

桥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

莫凭小栏干,夜深花正寒。

上片写景,冷冷微凉的美。云,潮湿,凝滞不动;溪桥,清冷,清冷。轻寒,如同东风的影子一般跟随着。桥下,流水发出长长的声响,一枝梅正开放,在皎洁的月光下发出淡淡的清香。寒,是清寒,香,是清香,美,是清美。

下片写情思。爱花的人,见了花就如同见了老朋友,这梅花,被人俊秀清瘦。一个人,还是不该独自靠着这小小的栏杆,寂寞啊寂寞,夜深了,那株梅花,在经受着这夜的清寒。

李清照读苏轼的一首词后,觉得不服,毅然挥笔写了这首千古名篇! - 2

大家说,苏轼这首《菩萨蛮·湿云不动溪桥冷》写的好不好?确实好!情景交融,意境清美,难得的一首好词。

李清照虽然说好却不服,从小就读着这首词,一直想写一首超越,但一直不得要领。

18岁,李清照嫁给了当时的官场红人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夫妻琴瑟和谐,诗词唱和,神仙美眷。可是,不能老是在家唱和啊,赵明诚外出做官了,李清照留在家里。于是,相思,便一天天的生长起来了。

这一年的重阳节到了,西风劲吹,菊花遍地,李清照心头不由浮起王维的“遍插茱萸少一人”来。少这个人,自然是她日思慕想的赵明诚。

这一句诗跳出来不打紧,不知怎么就触动了另一根心弦,灵感来了,挡都挡不住。她立马蘸满浓墨,一挥而就,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问世了。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作者: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这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很多人读了一遍,还想再读一遍,因为写的太美了。每一个字都是美的,可以说是字字珠玑。最后一句,更是千古名句,不知有多少少女少妇,吟咏着,吟咏着,眼泪便不由自主地流到了香腮上!

对比苏轼的“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李清照要高出许多,仅就这首词而言,李清照是直接碾压苏轼的。无论是词句的美,还是人花比喻之美,都不在一个档次上。

苏轼看到的是佳人怜花,却不懂女子更是一朵的黄花,在西风中,在相思里,会如此的憔悴。这也难怪,苏轼毕竟不是女子,很难有如此深的体会。

一直恋恋不忘超越苏轼《菩萨蛮·湿云不动溪桥冷》的李清照,当放下追赶和超越的意念,却不经意地来了灵感,无意中真的超越了。诗词不是无情物,硬写,是写不出传世之作的。

李清照读苏轼的一首词后,觉得不服,毅然挥笔写了这首千古名篇! - 3

据说,李清照把这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寄给外地的丈夫赵明诚,赵明诚在感动之余,也各种不服,想跟老婆比个高低。于是,花了三天三夜的时间,写了50首“醉花阴”,又把李清照的词抄写一遍,放在一起,拿给好朋友,当时名气最大的词评家陆德夫,让他评出最好的一首。

陆德夫看后说:“只三句佳”。赵明诚赶紧追问:“哪三句?”陆德夫:“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从此赵明诚对老婆百分百服气,陆德夫这次词评,也传为千古佳话。

自从李清照这首“醉花阴”出世后,“醉花阴”这个词牌,便以这首词为正格。以后填词,都以这首词的韵律平仄为准,可见其影响之大。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
森不可测
森不可测 2021-09-02 回复
世事往往就是这样,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