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14.2°C-17.3°C
澳元 : 人民币=4.81
纽卡素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八王之乱:为了争权夺位兄弟相残,也葬送了昙花一现的西晋王朝

2021-09-03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西晋,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是继三国鼎立后又一完成统一的王朝。咸熙二年(266),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定国号为晋,是为晋武帝。直到建兴四年(316),长安失守,西晋灭亡,长达一百多年的大动乱再次上演。从晋武帝建国开始,西晋共传四帝,国祚51年。未能享百年盛世,甚至只有晋武帝所在的时期才能算得上是安定,西晋为何享国如此之短?又是哪些人葬送了其大好前程?

八王之乱:为了争权夺位兄弟相残,也葬送了昙花一现的西晋王朝 - 1

一、司马篡魏,怠政误国

“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出讨之”,满腔热血的曹髦倒在了乱军之中,也代表着曹魏再也无力与司马家族作对。司马懿、司马昭为司马氏夺取帝位铺平道路,于是乎继承相国、晋王位从司马炎一上位就精心谋划,在早已臣服司马氏的文武百官的簇拥下,最终逼迫曹奂禅让,自己登上皇位,曹魏遂亡。但西晋此时的局面并不好过,一方面是蜀汉虽平,但仍有念及汉恩之人,可能存在谋反的风险;另一方面,东吴尚在,又有士族的钳制,因此改制除弊,统一大业成了必然趋势。好不容易开创了盛世的皇帝还是“飘了”,甚至率先做起了荒淫奢纵的表率。灭吴后,司马炎将吴王孙皓宫人数千尽数充至后宫,“自此掖庭殆将万人,而并宠者甚众,帝莫知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使宴寝。”公卿贵游也跟着竞富争豪,“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王公大臣竞相追奢逐富,为了维持奢侈的生活,自然是想方设法搜刮民脂,哪怕晋武帝本身“仁以厚下,俭以足用”,但他在位时尚可用自身权威压制豪强,可继位的晋惠帝可就没这些手段了。西晋盛亡,几乎皆因晋武帝,他立司马衷为后继者,却埋下了贾南风干政的伏笔;他分封诸王,原意是拱卫王室,却再次导致血亲相残,而这场旷日持久的“八王之乱”,不仅严重消耗了西晋的实力,更是导致了日后五胡乱华和再次的天下动荡。只是这些身后之事,晋武帝临死前不会意料到,一心想要专权的贾南风和蠢蠢欲动的诸王也不会想到。

八王之乱:为了争权夺位兄弟相残,也葬送了昙花一现的西晋王朝 - 2

二、昭然若揭,葬身野心

永熙元年(290),晋惠帝司马衷即位,因为此前受到皇后杨芷的多次劝诫,加上打算参与政事却被身为外戚的太傅杨骏阻挠,皇后贾南风直接下死手,将杨峻杀害,废皇太后杨氏为庶人并将之活活饿死。贾南风能诛杀外戚杨氏集团,离不开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的相助,因此给二王任命高位。但日益暴戾的贾南风也发现了两人对自己的阻碍,先是矫诏命司马玮诛除司马亮和卫瓘两名辅政大臣,后称司马玮矫诏杀害司马亮和卫瓘并将司马玮杀害。眼见朝中无人能对自己造成威胁,贾南风又开始作妖了,因为自己没有子嗣,贾南风不仅拿妹妹的儿子充当亲生儿子,还要立其为太子,废除素有贤名的太子司马遹。这番算计没能让贾南风能够继续执政,反而为她带来了杀身之祸,右卫督司马雅、常从督许超、殿中中郎士猗等图谋废除贾南风,还引来了又一个野心家——赵王司马伦。

八王之乱:为了争权夺位兄弟相残,也葬送了昙花一现的西晋王朝 - 3

贾南风害死司马遹,正中司马伦的下怀,司马伦伪造晋惠帝的诏书,不仅废除了这个诡计多端的皇后,还用毒酒将之杀害。而这个司马伦也不是什么好人,伪造诏书自封相国和大肆提拔自己的亲信,在掌握了朝政大权后,司马伦还直接软禁了晋惠帝,自立为帝。可以说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司马伦和其同党道德低下,缺乏治国能力,因此称帝不得人心,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也借此起兵讨伐。自从三王起兵讨逆以来,百官将士都想诛杀司马伦、孙秀以向天下谢罪,于是司马伦与亲信一败再败,自己也如当初对待贾南风那样,服下毒酒而身亡。

八王之乱:为了争权夺位兄弟相残,也葬送了昙花一现的西晋王朝 - 4

三、血亲相残,战火无休

永康二年(301),在司马伦一党灭亡后,司马冏迎接司马衷复位,改元永宁,司马冏担任大司马一职,主理朝政,另外两王司马颙、司马颖被封高爵,拥兵自重。都说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但司马冏没有吸取教训,掌权过后过得非常滋润,沉迷女色,政事荒废,还毫无臣下之礼,这些又给了其他王族有了好的借口。太安元年(302),司马颙上表陈述司马冏的罪状,宣布兵指洛阳,甚至还给驻军在洛阳的长沙王司马乂扣了一个大黑锅。司马冏害怕素有威望的司马乂真的成为司马颙的内应,打算先下手为强,但没想到司马乂仅凭仓皇召集的两百余部众就打败了盘踞此地的司马冏,掌握大权。

八王之乱:为了争权夺位兄弟相残,也葬送了昙花一现的西晋王朝 - 5

原本想看二虎相争的司马颙又不爽了,多次派人暗杀司马乂,在刺杀无果后与司马颖勾结,起兵近三十万人直扑洛阳。顽强的司马乂两线开战,斩杀数万人,虽然处于劣势,但士卒都为司马乂效死力,甚至朝廷百官都认为司马乂能够重振晋朝,但就在即将平定这场旷日持久的叛乱之时,任职司空的东海王司马越把司马乂卖了,还活活将之烧死。洛阳的掌权人再度更换,晋惠帝下诏任命司马颙为太宰,立成都王司马颖为皇太弟。

四、死伤殆尽,落下大幕

在面对唾手可得的皇位,除了司马乂之外,似乎再没有王能够泰然视之,被立为正统后继人的司马颖也飘了,他不满足仅仅是遥控政权,而是迫不及待把晋惠帝拉下来。毫无意外,司马颖走上了前面诸王的老路,用着比肩皇帝的排场而目无惠帝,不加掩饰自己对皇位的渴望。永安元年(304),东海王司马越传檄四方,讨伐司马颖,两人大打出手,且两败俱伤。就在这时,司马颙站了出来,挟持着惠帝等人来到自己的封地,还废除司马颖皇太弟之位。

八王之乱:为了争权夺位兄弟相残,也葬送了昙花一现的西晋王朝 - 6

此时,八王已悉数登场,司马颖虽然战败,但依然与司马越、司马颙成三足鼎立之势。而司马越显然不打算放过两人,将之悉数杀害后,最终获得了这次动乱的胜果。然而因为得位不正,司马越无时不刻认为宫中有人害自己,于是杀戮朝臣,令西晋政权几乎是摇摇欲坠,再加上匈奴等少数民族建立的独立政权势力愈来愈大,司马越忧惧成疾,最后气急攻心而亡,八王之乱也就此告一段落。

八王之乱:为了争权夺位兄弟相残,也葬送了昙花一现的西晋王朝 - 7

八王之乱的影响之大,可以说是因为内耗而司马氏自己终结了昙花一现的西晋王朝,然而早在晋武帝的手中就已经埋下了伏笔,加上八王近乎是心怀野心之辈,都紧盯着那看似唾手可得的皇位,最终都因为野心悉数丧命。而其中唯一对晋惠帝恭敬有加、被看做是能平定叛乱之一的司马乂却是下场最凄惨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之诗用在司马氏诸王身上也合适极了,真是令人觉得讽刺。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