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1日 13.1°C-16.5°C
澳元 : 人民币=4.83
纽卡素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山民冒死救了一位先生,24年后被邀请入京参加大典,才知立下大功

2021-09-01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近代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真心为国为民的原则,赢得了众多百姓的大力支持。如中国共产党到一个地方时,如若遇到当地的为非作歹的土匪,会帮助当地平民打击土匪,还给当地的百姓一片安静的生活之地,当地百姓为了感谢红军,也愿意给红军一些力所能及的支持。

如在红军被迫长征之初,为了保全部队转移需要充足的粮食供给,红四方面军来到了江彰平原筹集军粮。

虽然当地的平民百姓也非常贫苦,但却愿意把家中为数不多的口粮送给红军,而自己吃野菜喝稀粥艰难度日。

山民冒死救了一位先生,24年后被邀请入京参加大典,才知立下大功 - 1

百姓除了愿意给红军口粮之外,在红军面临危险时,还愿意为红军打掩护,如曾经就有一位山民冒死救了一位先生,24年后接到一份邀请函,才知立了不世大功。

危险时期,藏匿山村

这位山民就是陈添裕,住在福建省永定县岐岭乡牛牯勃山。在1929年8月21日,红四军一支护卫队护送一位杨先生到牛牯扑村养病,当时陪伴在这位杨先生身边的,还有他怀了五个月身孕的夫人。

当时陈添裕一家人热情接待了这对陌生的夫妇并且尽全力将他们照看周到。当时杨先生患了疟疾,医疗条件有限,不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非常虚弱整个人都瘦到皮包骨。

山民冒死救了一位先生,24年后被邀请入京参加大典,才知立下大功 - 2

这位杨先生和他的夫人来到该村避难时,国民党还在发动“三省会剿”,当时“清剿”的部队还多次“围剿”牛牯勃。

陈添裕知道杨先生和他夫人身份的特殊性,因此认为两人寄居在自己家中不适合,一是陈添裕不能够保全两人的安全,另外,自己的家人也很可能受到牵连。所以决定带领着一部分乡亲在离自己家的三公里外的竹林内,帮两人搭了一座竹子寮棚。

陈添裕帮助搭的这个竹子寮棚比较坚实凉爽,非常适合夏季居住,但因为在竹林中蚊虫也很多。但对此杨先生夫妇两人并不介意,还很感谢乡亲们。

山民冒死救了一位先生,24年后被邀请入京参加大典,才知立下大功 - 3

后来杨先生和他的夫人从陈添裕的家中搬了出来,但陈添裕依然每天忧心着两个人的饮食,陈添裕知道杨的夫人怀有身孕需要补充营养,但那时作为平民的陈添裕,家中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营养物品。

因此,陈添裕除了将家中珍贵的几个鸡蛋拿给了杨先生夫人外,还经常在山间捉石蛙,给两人补身体。

村民帮助,保全性命

除此之外,这位村民还积极地找村医,为杨先生治病,杨先生和他夫人在他们一家的照顾下,安全地在那个竹林中生活了一段时间。

山民冒死救了一位先生,24年后被邀请入京参加大典,才知立下大功 - 4

然而之后当地和国民党勾结的土豪张克识得知杨先生夫妇后,猜测两人是红军中的重要人物,于是决定向国民党告密以获得奖励。

国民党本县民团团总林蔚民听张克识所描述的,认为就是他们一直在找寻的红军内重要的领导人。于是,不久便召集了700余人,兵分两路杀向金丰大山要捉拿两人。

陈添裕一家人趁着红四军警卫连在前沿阵地英勇阻击时期,决定带着杨主任和其夫人转移到十公里之外的雨顶坪村。

山民冒死救了一位先生,24年后被邀请入京参加大典,才知立下大功 - 5

当时杨先生和其夫人人行动都不便,而且运输工具又非常有限,他们只找了一个担架,但在山区担架又不好使用,最终陈添裕让堂兄弟陈荣裕、陈万裕两人架着夫人边走边跑,自己和堂弟陈奎裕扶着架着正患疟疾的杨先生跑。

杨先生因为疾病的原因跑不到一公里就会气喘吁吁双腿发软,一时间不能够再奔走。但红四军和国民党前来围剿的国民党势力相差较大,所以陈添裕认为国民党军很快就会追赶上他们,因此耽误不得,于是决定要将杨先生背着走。

杨先生听过连连拒绝,因为山路一个人走都非常艰难,再背着一个人怕是吃不消。但陈添裕不顾杨先生的拒绝在堂兄的帮助下,将已经病得瘦弱的杨先生放背上。

山民冒死救了一位先生,24年后被邀请入京参加大典,才知立下大功 - 6

因为陈添裕经常在山里奔走,既熟悉路又比其他人身体速度更强一些,所以他背着杨先生一直走了四五公里才停下来,堂兄决定代替他背杨先生时,却发现杨先生身材太高背起来脚挨着地完全不行。因此他扶着杨先生走了一段,待陈添裕休息一会儿后又将杨先生背起。

在奔跑的路途中,因为陈添裕脚上穿的鞋已经非常破烂,在经过山地的磨损他的鞋跑着跑着也掉了,但陈添裕没有顾得上捡自己那双烂鞋,而赤脚跑了起来。

山路中有许多小树枝和锋利的石头,陈添裕的脚也被磨出了许多血,但陈添裕却仿佛不知疼痛般,背着杨先生拼命往前跑。

山民冒死救了一位先生,24年后被邀请入京参加大典,才知立下大功 - 7

终于他将杨先生夫妇两人安全地带到了雨顶坪村。放下杨先生的那一刻陈添裕累得已经虚脱躺在了地上,杨先生的夫人赶忙来到了他的身旁,将他脚上刺的杂物拔出,擦干了血迹用布条包着。

革命成功,诚心答谢

杨先生夫妇两人安全后,非常感谢陈添裕他们一家人,决定让夫人拿出身上的财物给他们,表示感谢,但当时他们身上几乎没有钱财,陈添裕他们一家也知道两人生活需要用身上不多的钱来维持,于是拒绝。

之后,杨先生赞扬了他们一家人的行为,之后让他们将名字记在了一个本子上并且让夫人写了三元的欠条交给了他,告诉陈添裕之后一定要找带着欠条找他要。

山民冒死救了一位先生,24年后被邀请入京参加大典,才知立下大功 - 8

但陈添裕并没有想要杨先生夫妇的答谢,所以并没有很好妥善地保存这张欠条,新中国成立后也没有主动找杨先生。

在1953年,53岁的陈添裕突然收到了北京发来邀请函,是主席亲自邀请他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到了此时,他才知道当时帮助的杨先生便是现今的主席,那位夫人便是贺子珍,到那时陈添裕才知道自己那是救助的人,竟让自己立了不世大功。

陈添裕很激动主席时隔24年没有忘记他们一家人,当时陈添裕的妻子快要生产,那也是他的第一个孩子,因此陈添裕想要陪伴在自己妻子身旁。

山民冒死救了一位先生,24年后被邀请入京参加大典,才知立下大功 - 9

因此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将这次上北京参观的机会,给了当时同样帮助杨先生的自己的堂弟陈奎裕。主席时隔二十四年,仍然记得陈奎裕,准确地说他记得当时帮助他的每一位村民。

在两年后,主席特批当地政府在牛牯勃村建起了纪念亭,按此前“饶丰书房”的原样搭建了一座竹寮作为纪念。另外,也给陈添裕办理了一个特殊的证件,这个证件可以让他在一生中免费乘坐任何车辆,以表示此前他救助主席的答谢。

山民冒死救了一位先生,24年后被邀请入京参加大典,才知立下大功 - 10

小结:

不难发现,陈添裕是一位淳朴善良的山民,曾冒死救了一位不知名的先生,正是陈添裕的这份善良让他此后得到了回报,多年后陈添裕受到了主席的亲自邀约,而这位曾救过主席的人,也成为了全国人民都尊重的对象,这无疑是一个莫大的荣耀。

而革命最终的成功,也离不开像陈添裕这样百姓的默默支持,像陈添裕这样的人也是我们应该尊重和纪念的人。

当时陈添裕冒险救主席既是因为他的善良,也是因为红军在当时村民中的地位,是得民心的一支队伍,所以最终中国共产党才能取得胜利,也表示了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