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9日 16.3°C-17.7°C
澳元 : 人民币=4.86
纽卡素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弱清也有血性:意大利强租中国三门湾,清朝是如何粉碎其阴谋的?

2021-11-02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包括英、法、德、俄等国在内,相继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软弱腐朽的清政府委曲求全,对列强的勒索几乎“照单全收”。不过,当意大利也想在中国分一杯羹,要求租借三门湾为其海军基地时,清朝却展现出难得的血性,最终挫败它的图谋。那么,意大利为何选中三门湾?清廷又是如何捍卫主权的?

01

为何是三门湾?

意大利之所以觊觎三门湾,首要原因是该地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

。三门湾位于浙江省东部三门县沿海,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60公里,东连猫头洋,北、西、南三面则被群山环抱,形如匏瓜,形势异常险要,有“锁钥波湾镇海南”之誉。不仅如此,三门湾海域开阔,水深5-10米,万吨巨轮能直接驶入海湾,可以打造成为优良的军港。

弱清也有血性:意大利强租中国三门湾,清朝是如何粉碎其阴谋的? - 1

三门湾地图

其次,以三门湾为据点,便于意大利在华进行商业扩张

。意大利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丝织业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江浙一带号称“丝绸之乡”,蚕桑、丝织技术在中国首屈一指,产品远销包括意大利在内的欧美各国。因此,如果能占据三门湾,意大利不仅可以就近学习先进的蚕丝技术、生产丝织品,并且可以为它今后在华进行商业扩张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者,意大利向清朝强租三门湾,有转嫁国内危机的意图

。意大利统一后不久,便走上海外殖民扩张的道路,在相继占领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后,又侵入东非古国埃塞俄比亚,结果在1895年的阿杜瓦战役中一败涂地。对外战争的惨败,再加上严重的经济危机,最终促成1898年春的米兰工人起义。为了转嫁国内危机,意大利急需要进行新一轮的海外殖民扩张,只不过这次的目标是孱弱的中国。

弱清也有血性:意大利强租中国三门湾,清朝是如何粉碎其阴谋的? - 2

列强在中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

最后,将中国作为意大利在远东进行殖民扩张的窗口

。作为对华侵略的“后来者”,意大利直到1865年才开始跟中国缔约通商,但它起初对发动或参与侵华战争的兴趣不大,而是将殖民扩张的重点放在非洲,直到阿杜瓦战役后,才将侵略的目标转向远东。此时,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意大利若想在远东的殖民扩张活动中建立一个据点,效仿德俄英法日等国强租中国领土无疑是“最佳方案”。

02

意大利的威胁

早在斯塔拉巴第二次担任总理(1896-1898年)时,意大利便计划强租三门湾,但付诸实施者,则是他的继任者佩卢克斯(1898-1900年在任)。

1899

2

月,意大利驻华公使马迪讷奉命向清朝的总理衙门递交照会,正式要求租借中国的三门湾为其海军基地。在这份照会中,意大利还要求清朝同意它修筑一条从三门湾通往鄱阳湖的铁路,将浙江省南部

2/3

的地区划为其势力范围,并声称浙江全省不得租赁给其它国家

弱清也有血性:意大利强租中国三门湾,清朝是如何粉碎其阴谋的? - 3

总理衙门旧照

在递交照会的同时,马迪讷还派出3艘军舰驶入三门湾狮子口海面游弋,进行地理勘测和武力恫吓。在马迪讷看来,清政府软弱无能,一经恫吓肯定会屈从。然而,

清朝的总理衙门非但没有接受意大利开出的各项条款,反而对它的侵略行径表示抗议。意大利政府闻讯后恼羞成怒,给马迪讷发来电报,指令他向清政府递交最后通牒,限令

4

天内答应其租借要求并遵照执行,否则其舰队将攻取三门湾

让意大利没想到的是,清朝在接到最后通牒后并未屈服,反而再次严辞拒绝,并巧妙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请求其他大国进行调停。果然,

在英法德等国的“关切”下,佩卢克斯内阁被迫在

3

12

日撤回最后通牒,并撤换马迪讷和外相卡瓦内罗,并声明意大利并无强索三门湾之意

。至此,意大利强租三门湾风波告一段落。意大利发出最后通牒又撤回,在西方对华外交史上还是头一遭。

弱清也有血性:意大利强租中国三门湾,清朝是如何粉碎其阴谋的? - 4

19世纪末的意大利海军战舰

不过,意大利并未就此放弃侵略中国的野心。

当年

5

月,新任外相韦诺斯塔宣称,如果中国不肯租借三门湾,则需要别辟一地予意大利,同时保证以后不将三门湾租与他国

。紧接着,韦诺斯塔又提出修筑从三门湾到杭州的铁路、准许其在宁波和镇海办矿务等要求,以达到变相占据三门湾和控制浙江全省利权的目的。

为了迫使清朝屈从,意大利将驻华兵舰增加到

6

艘,以保护使馆的名义派兵进驻北京,同时又经常派出兵舰出没于三门湾附近海面

03

清朝的应对

面对意大利新一轮的武力威胁,清朝并未屈服,反而展现出不惜一战的强硬姿态,这在清廷与列强的交涉中是从未有过的现象,特别是在甲午战败以后

。究其原因,是清朝摸清意大利外强中干的本性,认为它没有战胜中国的实力,更何况其国内危机重重,自顾尚且不暇,哪里还有精力远征中国?除此之外,中国朝野坚决反对向意大利屈服,强大的舆论压力也迫使清廷在领土问题上不敢退步。

弱清也有血性:意大利强租中国三门湾,清朝是如何粉碎其阴谋的? - 5

两江总督刘坤一

除了在外交领域的抗争外,清政府还积极备战,命令浙江巡抚刘树堂派重兵驻守宁波、台州一带以控制三门湾等各处要隘,并制定诱敌深入、制敌于陆的应敌策略

。与此同时,清廷还通令两江总督刘坤一、闽浙总督许应骙等人,“万一强敌凭陵,胁我以万不能允之事,必须同心协力,不分畛域,督饬将士,杀敌致果”(见《光绪朝东华录·卷四百五十三》。总之,要形成以浙江为核心、其他沿海各省协助的备战局面。

在获悉清朝的战略部署后,意大利陷入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1899年5月,意大利新任驻华公使萨尔瓦葛率领4艘军舰到达上海,企图让清军不战而退,但当他们看见清朝在三门湾及东南沿海增兵布防、严阵以待的架势后,很清楚自己根本没有取胜的把握。因此,意大利海军当局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下令将主力巡洋舰“马可·波罗”号撤出中国,而外交部则严令萨尔瓦葛放弃任何武力行动。

弱清也有血性:意大利强租中国三门湾,清朝是如何粉碎其阴谋的? - 6

慈禧太后

武力恫吓失败后,萨尔瓦葛被迫把意大利的要求降低为在中国沿海获得一个加煤站,至于强租三门湾一事再不敢提。然而,就连这样一个“卑微”的请求,都被慈禧太后断然拒绝。

由于得不到列强的支持,意大利面对清朝的强硬姿态只能采取退让,在

1899

10

月声明放弃对中国沿海的任何要求。至此,三门湾事件以清朝粉碎意大利的侵略野心而告终,堪称外交奇迹

04

三门湾事件的影响

三门湾事件产生一系列深远的影响。首先,

清朝对意大利展现出来的强硬姿态,既让英法德俄等一流列强“刮目相看”,又令西班牙、荷兰、比利时等二流列强知难而退,使他们就此打消在中国抢夺“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的幻想

。此后,清朝再没有向其他国家“租借”领土,使中国避免陷入被列强完全瓜分、彻底沦为殖民地的悲惨命运。

弱清也有血性:意大利强租中国三门湾,清朝是如何粉碎其阴谋的? - 7

梁启超

其次,

三门湾事件虽然以意大利遭受挫败而告终,但在客观上却拉近了中意关系

。原来,通过三门湾事件,中国知识界对意大利的关注日益增多,一大批介绍该国政治、经济、历史、人物及风情习俗等方面的论著纷纷出版发行,如梁启超的《意大利建国三雄传》、康有为的《意大利游记》等等,有助于中国人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意大利。

弱清也有血性:意大利强租中国三门湾,清朝是如何粉碎其阴谋的? - 8

八国联军进攻北京

最后,三门湾事件还给中国带来一个致命的负面影响。原来,

凭借着在三门湾事件中取得的外交胜利,清廷内部变得盲目自信,迷信用武力可以战胜列强的观点大行其道,无形中助长了顽固派盲目排外的情绪。这种盲目排外、骄傲轻敌的情绪发展势头迅猛,最终促成慈禧太后在

1900

年向英、法、美、德、日、俄等

11

国宣战,由此招致八国联军侵华事件,几乎给中国带来灭顶之灾

参考书目

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王彦威:《清季外交史料》,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白佐良、马西尼:《意大利与中国》,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倪侃:《“三门湾事件”论述》,《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