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8日 10.4°C-12.3°C
澳元 : 人民币=4.83
纽卡素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建文帝为何不用推恩令削弱藩王势力?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屑一用

2021-11-06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在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和地方藩王权力的博弈一直在进行,以至于是分封诸侯王好,还是不分封诸侯王好,成为了历朝历代君王们最头疼的问题。

朱棣剧照

建文帝为何不用推恩令削弱藩王势力?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屑一用 - 1

无论是盛世还是乱世,中央和地方为争夺权力,经常爆发大规模的战争,虽然很多次战争都是以中央集权的胜利全面告终。但总有意外的时候,明成祖朱棣就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以藩王身份造反,并且夺得大位的君主。

对于朱棣以藩王身份夺得君主之位,很多人都为建文帝叹息,因为建文帝当时是拥有绝对优势的,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被打败,这不能不让人为建文帝感到可惜。

建文帝剧照

建文帝为何不用推恩令削弱藩王势力?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屑一用 - 2

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何熟读历史的建文帝,明明知道有很多种方法来解决藩王的问题,为何非要采用最暴力、最强硬的手段消除藩王的实力呢?

其实削藩有很多好办法,尤其是汉武帝时期,“七王之乱”以后,有人为汉武帝提出了一个“推恩令”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解决藩王势力最有用绝招,这个“推恩令”的内容其实很简单,但是非常的实用。在汉朝时期原来的政策是,一个诸侯王不管有多少儿子,但只有一个儿子可以接替王爷的王位,继承诸侯国。“推恩令”的内容就是这个诸侯王有多少个儿子,就可以把诸侯国分成多少份,然后这个诸侯王的所有儿子都可以继承。

建文帝剧照

建文帝为何不用推恩令削弱藩王势力?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屑一用 - 3

这个“推恩令”虽然看起来非常的人性化,这个决定避免了诸侯王子孙之间的战争,因为所有子孙都可以分到领土成为诸侯王。但是实际上咱们都明白,这是一个强干弱枝的做法,诸侯国只会被越分越小,这样下来根本就没有任何机会跟中央抗衡。

那建文帝为何不用“推恩令”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太年轻,血气方刚的建文帝根本就不屑用这种靠时间才能削弱藩王实力的办法。其实朱元璋留给建文帝的大明朝还是非常稳固的,虽然当时明朝境内有很多的藩王,但是这些藩王手中的权力还是非常小的,甚至他们手里都没有多少军队供他们直接调动。

朱棣剧照

建文帝为何不用推恩令削弱藩王势力?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屑一用 - 4

建文帝败就败在他实在是太心急了,刚一上位就实行了削藩政策,他刚坐上皇位就撤了五个诸侯王。并且他还犯了一个最大毛病,就是他最先把五个没有实力,最不可能造反的诸侯王裁撤了,反而把势力最大,功劳最多的燕王朱棣放过了。

这些实力强劲诸侯王见到朝廷已经实行了削藩政策,知道这种削藩早晚都会轮到他们的身上,所以他们被逼无奈在朱棣的威逼利诱之下,只好跟随朱棣起兵造反。

朱棣画像

建文帝为何不用推恩令削弱藩王势力?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屑一用 - 5

在朱棣造反以后,建文帝其实也是有很大机会打败朱棣的,因为当时建文帝手中握有的军队,比燕王朱棣要多得多,但是建文帝在得知叔叔造反以后做了两个错误决定,就是这两个决定使他丢掉了皇帝的宝座。

建文帝犯的第一个错误:

建文帝上位以后,重用的都是文臣,没有启用武将,建文帝一朝就因为朝中都是文臣,所以被称为“书生王朝”。这种情况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得知朱棣起兵造反以后,朝中上下根本就没有一个精通谋略的将领可以带兵打仗。

朱棣剧照

建文帝为何不用推恩令削弱藩王势力?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屑一用 - 6

没有办法,建文帝只好找了几个文臣挂帅平乱,这些文臣平时耍嘴皮子可以,让他们跟戎马半生的朱棣对阵,岂不是自讨苦吃?就这样没有经过多长时间,朱棣就将建文帝的大军打的七零八落,并且率兵直逼都城。

建文帝犯的第二个错误:

建文帝的第二个错误,完全是由于他懦弱、仁慈的性格造成的。在朱棣起兵造反之前,曾经多次奉召入京面圣,但是面圣以后朱棣又可以毫发无损的返回封地,这期间多人劝建文帝将朱棣软禁起来,然后派大军武力统治朱棣的封地,但是建文帝没有采纳这些意见,反而是把建文帝放回封地。

建文帝剧照

建文帝为何不用推恩令削弱藩王势力?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屑一用 - 7

朱棣进京面圣的时候,建文帝没有痛下杀手也就算了,因为当时朱棣并没有造反,如果建文帝软禁了他,于情于理都不合适。但是在朱棣起兵造反以后,建文帝竟然命令前方将士不允许伤害朱棣,这个命令着实束缚住前方将士的手脚,这个命令也使朱棣肆无忌惮的率军冲杀,鼓舞己方士气,最终率兵打败了建文帝的军队,夺取了皇帝宝座。

其实就算朱棣不夺取建文帝的皇位,也会有别的诸侯王夺取大位。因为建文帝的性格不适合当真龙天子,他的一生其实当个安乐王爷是最好的。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