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6日 6.4°C-13.2°C
澳元 : 人民币=4.79
纽卡素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印度为啥还没用上自己的反坦克导弹?

2022-05-08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环球杂志 Author 张含笑 俞俊

印度为啥还没用上自己的反坦克导弹? - 1

印度陆军在阅兵式上展示 T-90 坦克

反坦克导弹是打击坦克、装甲车的最佳装备,在未来战争中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印度在大量采购国外反坦克导弹的同时,也以 " 毒蛇 " 车载反坦克导弹为重点加紧国产型研发,推动反坦克导弹装备体系化现代化。

文 | 俞俊 陆军指挥学院副教授;张含笑 陆军指挥学院助教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 环球杂志社 "(ID:GlobeMagazine),原文首发于 2022 年 5 月 4 日,原标题为《买了那么多,研制几十年,印度为啥还没用上自己的反坦克导弹?》。

1

长期依靠进口

二战后期,德国为应对苏军强大的坦克优势,1944 年研制成功了世界上首款反坦克导弹—— X-7,但还未来得及投入使用德国就战败投降。1953 年前后,法国研制成功 SS-10 型反坦克导弹,1956 年在阿尔及利亚战场上使用,反坦克导弹正式投入战场,并逐步成为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印度在长期的印巴冲突与对峙中,也逐步察觉到反坦克导弹的重要性,但本国无力生产,只能走引进之路。

从上世纪 60 年代开始,印度对外军购开始增多,主要从苏联大量采购装备。当时,苏联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研制成功,技术也日渐成熟,开始大量出口亚、非、拉及东欧国家,印度也大量采购了 AT-3" 萨格尔 " 反坦克导弹,该导弹可能是全世界生产最多的反坦克导弹,在苏联时期就生产了约 30 万枚。随着对反坦克导弹需求的不断增加,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印度先后从法国(" 米兰 ")、以色列(" 长钉 ")、美国(" 地狱火 ")等国引进反坦克导弹。

印军基于在西线平原、荒漠地区抗击巴基斯坦装甲部队的需要,以及实现陆军逐步向机械化转型发展的装备体系化需求,反坦克导弹采购的数量不断增多。以 AT-5" 拱肩 " 反坦克导弹为例,1989~1991 年购买了约 1000 枚(基本型);2012 年 10 月底,印度花费 120 亿卢比进口了 10000 枚该型导弹;今年 2 月 3 日,印度陆军司令部订购了合同金额为 313.2 亿卢比的改型导弹,外界估计很可能有数万枚。此外,2021 年 3 月,印度国防部还签署了采购 4960 枚 " 米兰 "-2T 反坦克导弹的合同。

反坦克导弹从诞生至今,已经发展到第三代。第一代基本特征是目视瞄准、有线指令制导,如苏制 AT-1 至 AT-3 型。第二代基本特征是半自动有线指令制导、多平台发射,如苏(俄)制 AT-4 至 AT-8 型。第三代基本特征是自动寻的、发射后不管,如苏(俄)制 AT-9 至 AT-16 型。

目前,印度反坦克导弹主要是 " 米兰 " 和 AT-5 型 " 拱肩 " 反坦克导弹为主的半自动制导二代反坦克导弹,基本形成了远近搭配,轻重结合,便携式、车载式、机载式多发射平台构成的反坦克导弹体系。其中,AT-5 型 " 拱肩 " 反坦克导弹采用半自动制导和有线指令传输技术,射手通过红外测角仪瞄准镜的分划板十字线瞄准目标,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尾部不断辐射红外光,红外测角仪能根据导弹的红外辐射信号测量角偏差后,控制箱通过导弹拖拽的光纤或者铜线校正飞行偏差。" 米兰 "-2T 反坦克导弹是由印度引进法国技术后生产的一种单兵便携式反坦克导弹,采用经过改良的固体燃料发动机、串联式战斗部和制导系统,射程为 1850 米。印度也列装了少量第三代反坦克导弹,比较先进的是随 " 阿帕奇 " 武装直升机一起采购的 " 地狱火 " 反坦克导弹。海湾战争中,美军发射 2800 余枚 " 地狱火 " 反坦克导弹,成功摧毁伊拉克军队各类目标 2000 多个。

2

自研周期长

在引进的同时,印度从上世纪 80 年代就启动了国产反坦克导弹研发,计划研制多个型号,但至今尚未有正式服役的国产反坦克导弹。

1983 到 1993 年,印度政府实施 " 导弹发展综合计划 ",组织 1000 多名科学家和 30 多个科研单位与兵工厂,重点研究 " 大地 "" 烈火 "" 阿卡什 "" 阿斯特拉 "" 特里苏尔 "" 毒蛇 "6 种导弹。其中," 毒蛇 " 反坦克导弹是按第三代标准设计的,采用红外热成像制导,安装固体冲压式发动机,穿甲厚度达到 1 米。1990 年 11 月,第一次发射完成,但其后因频繁更改多项指标,如射程拟增加至 7000 米,导致研发进度不断拖后。

2008 年 8 月 8 日," 毒蛇 " 导弹第一次真正试验打靶成功,但随后又陷入了 " 试射-试用-部队不满-重新改装-试射 " 的循环。从近年来报道的情况看," 毒蛇 " 采用双级串列式高爆战斗部,前置装药的药型罩材料采用了钼,能打击多层爆炸式反应装甲。" 毒蛇 " 采取无线电指令加被动红外热成像的复合制导模式,具备发射后不管能力,可选攻顶打击和常规攻击两种攻击模式。反坦克导弹的载车由印度梅达沃德南斯工厂制造,在 BMP-2 步兵战车的底盘后面加了一对负重轮。回旋式发射筒上可安装 4 枚待发状态的 " 毒蛇 " 导弹,另有 4 枚备弹,车上装备自动装填系统。

1999 年的卡吉尔战争暴露出印军缺乏在高海拔战场所必需的快速机动与打击装备,特别是武装直升机。2006 年,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在 " 北极星 " 轻型直升机基础上研发 " 楼陀罗 "、LCH 两款武装直升机。与此同时,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负责以车载型 " 毒蛇 " 反坦克导弹为基础研制机载型,并取 Helicopter+Nag(直升机 + 毒蛇)相关字母,组合命名为 HeliNa(音译为 " 海琳娜 "),即 " 空中毒蛇 "。2011 年," 空中毒蛇 " 反坦克导弹在拉贾斯坦邦的博克兰靶场进行了首次试验,至今已 10 余年,大致经历了单装单项发射测试、机弹结合靶场测试和多种战场环境测试 3 个阶段。今年 4 月 11 日至 12 日,在高海拔、沙漠地区进行的测试成功后,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 · 辛格对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表示了祝贺。

" 空中毒蛇 " 可安装在现役各种武装直升机上,射程约 7000 米,标准的配挂方式为 8 枚导弹,由两具四联发射筒装载,分别挂在武装直升机的两个短翼上。直升机机头装有供导弹制导、火控使用的固定热成像仪和激光测距仪。通过直升机热成像仪搜索发现目标、激光测距仪完成定位、驾驶员将目标数据输入导弹后,弹上导引头比照数据自行引导导弹攻击目标。

印度为啥还没用上自己的反坦克导弹? - 2

印度军队在表演

2021 年 2 月,在印度第 72 届共和国日阅兵式上,印度还公开展示了多款新型反坦克导弹,如正在研制的 MPATGM 便携式反坦克导弹、SANT 防区外反坦克导弹、ATGM-MBT 阿琼坦克炮射反坦克导弹等。其中,MPATGM 便携式反坦克导弹是 " 毒蛇 " 导弹衍生产品,以单兵携带为主;SANT 防区外反坦克导弹则是 " 空中毒蛇 " 导弹的升级版,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安装了主动引导头,射程可达到 15~20 千米。ATGM-MBT 阿琼坦克炮射反坦克导弹,由 120 毫米线膛炮发射。

3

体系逐步完善

从当前情况看,印度外部环境相对有利,可以持续引进国外较先进的反坦克导弹,如果国产反坦克导弹能完成定型生产、列装部队,可促进诸多问题的解决。

有效解决缺弹问题。反坦克导弹作为一种常规消耗性弹药,需求量较大,尤其是武装直升机如果长期 " 缺弹 ",将影响低空作战能力。例如,印度准备再装备 40 多架 " 楼陀罗 " 武装直升机,总数将达到 100 余架,还计划装备 180 多架 LCH 武装直升机,因此所需反坦克导弹数量较大。据媒体报道,2019 年印度为 24 架米 -35 武装直升机配备 9M120 型 " 旋风 " 反坦克导弹,耗费就高达 2900 万美元。印度批量国产 " 空中毒蛇 " 反坦克导弹后,不仅能节约大笔经费,有效解决近 300 架国产武装直升机的弹药问题,还可避免因特殊情况无法进口而导致的 " 有枪无弹 " 囧境。

提升反坦克能力。" 毒蛇 " 系列反坦克导弹采用红外成像导引头,采用自动寻的、发射前锁定、发射后不管模式,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其中 " 空中毒蛇 " 反坦克导弹还采取以较低高度飞行并直接打击目标的 " 直接打击 ",以及发射后急剧拉伸到一定高度飞行打击装甲目标薄弱顶部的 " 攻顶打击 " 两种模式。此外,今年 2 月,印度巴特拉动力有限公司与美国 " 标枪 " 合资公司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探索在印度联合生产 " 标枪 " 反坦克导弹系统的可能,表明该导弹将极有可能在未来装备印度陆军。这些新型反坦克导弹,可构建空地一体、远近搭配、平台多样的立体反坦克火力网。

推动察打一体无人机研发。察打一体无人机是未来智能无人作战的主要装备,而机载反坦克导弹是十分重要的弹药。例如,美军大名鼎鼎的 MQ-9" 死神 " 无人机即可挂载 4 枚 " 地狱火 " 反坦克导弹或其他弹药。2016 年 5 月 22 日,MQ-9" 死神 " 无人机发射 " 地狱火 " 反坦克导弹,斩杀了阿富汗塔利班最高领导人阿赫塔尔 · 穆罕默德 · 曼苏尔;2020 年 1 月 3 日,又用同样方式斩杀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 " 圣城旅 " 指挥官苏莱曼尼。近年来,印度大中型侦察无人机发展较快,不排除其将在此基础上发展中高空、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但需要的研发周期很长,要攻克的技术难关也很多。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