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6日 18.1°C-21.0°C
澳元 : 人民币=4.86
纽卡素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身体若出现5个异常变化,警惕是胃癌来“敲门”,及早发现还能救

2022-05-19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李大爷今年67岁,从退休开始,就一直有腹痛腹胀的毛病,但一般休息后便会缓解许多,所以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得了胃病,也没有怎么去医院检查。

两周前,李大爷腹痛越来越频繁,而且疼痛感也越来越强烈,休息之后也不能缓解,甚至有反胃呕吐的情况。

猜想可能是胃病加重了,李大爷来医院进行检查,医生建议做一次胃镜,结果胃镜刚进去就发现了病变,进一步的病理检测后,李大爷被确诊为胃窦中分化腺癌。

小胃病突然变成了胃癌,李大爷措手不及,还以为是医生搞错了,再三确认结果无误后,李大爷才后悔莫及,恨自己没有早点到医院检查。

一、胃病会发展成胃癌吗?

胃病的发病原因很多,饮食没规律,如进食不定量、暴饮、过度饥饿、进食不定时等,容易损伤胃部健康;当一个人精神处于紧张状态或劳累过度时,胃酸就会分泌过多,胃酸腐蚀胃黏膜,造成攻击因子和防护因子的失调,也容易引起胃局部炎症。此外,大量吸烟、过度熬夜等也是胃病的诱因。

胃病很常见,也很难完全治愈,因此有人担心,胃病长期不愈会变成胃癌,其实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也不必过分惊慌。

一般来说,抗癌管家-康爱管家,我们一起抗癌,治愈癌症不是梦。从普通胃炎到胃癌,会经历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这5步,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为目前公认的胃癌癌前病变,胃黏膜异型增生患者的胃癌发生风险也较高。

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从胃炎到胃癌的过程较为漫长,大约需10-20年,在癌变前的任何阶段,如果能够及时加以控制干预,便可以最大程度地阻断其进程,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身体若出现5个异常变化,警惕是胃癌来“敲门”,及早发现还能救 - 1

另外,要提醒大家,有些胃癌也会“伪装”成胃病,如恶性溃疡,其实就是胃癌的一种表现类型,症状区别不大,只有在影像学检查中才有区别,所以一旦发生异常症状,不要想当然地自我诊断,应及时到医院接受专业检查,防止被胃癌“蒙骗”。

二、5个症状,警惕胃炎癌变

虽然胃炎也会对患者造成不适症状,但一般通过药物控制可以有效缓解,平时也不会反复、强烈地出现症状。若本身有胃病的患者,近时间内出现非外力刺激原因导致的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异常变化,则要警惕癌变可能。

1、疼痛性质改变

疼痛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抗癌管家-康爱管家,我们一起抗癌,治愈癌症不是梦。腹痛可急可缓,开始仅为上腹饱胀不适,餐后加剧,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发展为隐痛不适,偶尔呈节律性溃疡样疼痛,但这种疼痛不能在进食或服用制酸剂后缓解。疼痛一般无任何规律,且持续性加重。

2、上腹出现肿块

胃癌也可能表现为局部的肿块。如果在上腹部触摸到有位置较为固定、质地偏硬的包块,按压时感觉到疼痛,伴随恶心和呕吐,包块有逐渐增大的表现时,应高度警惕肿瘤的可能,必须尽快就医。

3、烧心反酸

胃癌常伴随有胃蠕动功能减弱等问题,进食后,胃无法通过正常的蠕动将食物向小肠排空,胃酸可能会随食物反流至食道,导致出现反酸、烧心的感觉。

4、大便发黑

当人体的营养供应跟不上肿瘤的生长速度时,就会导致肿瘤因为营养缺乏而产生部分坏死,从而出现破裂出血的情况。胃癌早期的出血症状不够明显,这些血液会随着肠道排出,因为血液中含有铁就会形成硫化铁,从而导致患者大便的颜色发生改变。如果出现了大便发黑的情况,就应该及早去检查。

5、体重骤降

胃癌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胃部功能会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减退,患者在饮食上会受到较大影响,会因为营养不良而出现消瘦的现象。而且如果长期营养不良的话,就会导致浑身都没劲,也就是浑身乏力。有些患者在进食以后,能够明显感受到腹胀和嗳气,对正常饮食产生了极大的限制,导致体重日益下降。

对于如何发现早期胃癌,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傅永安指出,首先要重视自己的胃,如果胃部不适,经内科治疗后反复或自行口服药无好转,要及时查胃镜。

三、中国胃癌这么多,是吃出来的吗?

据医学统计数字显示,中国肠胃病患者有1.2亿,每年新增40万胃癌患者,占世界胃癌发病人数的42%。胃癌的发生是综合因素的影响,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经过多年的发展,而中间又没有进行任何干预,最终会发展为癌。其中饮食不节、幽门螺杆菌等危险因素应该重视。

1、饮食不节很伤胃

暴饮暴食、喜食干硬烫食、生冷食品、进食快、三餐不定时、生气进食等不良的饮食方式和习惯可能成为胃癌发生的诱因。

因为这些因素反复作用可造成胃粘膜损伤,从而增加对致癌物质的易感性,比如常吃冷饮,会导致胃粘膜血管收缩,降低其抵抗力。此外,有调查显示,经常三餐不定时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1.3倍,生气进食为1.5倍,喜食烫食为4.22倍。

如果上述因素协同作用,则患胃癌的相对危险性更高。因此,若患有慢性胃部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以及息肉等,或者是曾经进行过胃切除手术的人群;又或是长期吸烟饮酒、喜欢吃油炸、烟熏、腌制食品,或者饮食不规律的这几类人群即便没有胃癌相关症状,也最好每年做一次胃镜。

2、幽门螺杆菌的威胁

另一项权威证据显示,幽门螺杆菌或是胃癌的“罪魁祸首”。人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引起慢性胃炎以及消化性溃疡等一系列胃部疾病。流行病学研究统计显示,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患胃癌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的2-6倍。抗癌管家-康爱管家,我们一起抗癌,治愈癌症不是梦。因为它会反复破坏胃黏膜,从而诱发胃炎和胃溃疡,长久刺激下,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生变异,就可能转化为癌前病变,进一步就会发展为胃癌。

幽门螺杆菌在世界范围内有很高的感染率和复发率,据统计全球有超过50%的人口受到感染,年复发率为1.75%~2.4%,并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发展中国家的感染率高达90%,且年复发率远高于发达国家。可见,扼制幽门螺杆菌传染,降低胃癌发病率已是迫在眉睫。

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预防胃癌至关重要。预防胃癌要注意克服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少吃煎炸食物、高盐及腌制食物,不吸烟、少饮酒,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出现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上腹部饱胀感、呕血、腹痛、恶心、呕吐、反酸、消化不良、贫血、黑便等应提高警惕;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此外,要防止“菌”从口入,就是吃饭时提倡用公筷,这也是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最好方式。

本文转自肺癌康复圈(由“抗癌管家网站-康爱管家”转载分享)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