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3日 13.6°C-15.4°C
澳元 : 人民币=4.85
纽卡素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竹筒奶茶们,收手吧!!!

2023-04-18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奶茶、咖啡和雪糕,景区的文创生意早已把目光从传统的明信片和冰箱贴转移到这几样来。

用地名做包装的奶茶/咖啡和用地标做造型的雪糕,在每个景区都不会缺席。

厦门的竹筒奶茶 | 作者 拍摄

这几年美食界流行各种跨界、融合和创新,比如年前的围炉煮茶、最近爆火的【公主下午茶】文学,关注下方公众号,向吃货研究所回复【流行】,隔壁所长准备了更多相关内容~

01

地名杯身

/ 另一种朋友圈定位 /

原本平平无奇的奶茶,因为有了地名杯套的加持,立刻变成人手一杯的拍照神器。奶茶诱惑+城市元素,这两个buff叠在一起,简直拳拳打到游客的心巴上——拍张照片发朋友圈,比干巴巴的定位信息更好使。

最近这段时间,竹筒奶茶风靡大江南北,成为旅游打卡的标配。竹筒奶茶最早源于苏州,然后在北上广以及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线城市迅速蔓延开来。

苏州的竹筒奶茶 | 阿肚 拍摄

沈阳人跑苏州玩一趟,刚喝完竹筒奶茶,转头回到老家,发现同款奶茶直接在沈阳中街等你。

沈阳的竹筒奶茶| 柯温儿 拍摄

本身和竹子八竿子打不着的潮州,也可以直接把竹筒搬过来,换掉地名标签即可。

潮州的竹筒奶茶 | KOIMIE 拍摄

竹筒奶茶甫一问世,就靠着吸睛的外形拿下了大批游客。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广泛的争议:一方面,大部分竹筒奶茶本身味道中规中矩,而且竹筒粗细不一样,量大量小全靠运气;另一方面,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对竹筒回收二次利用引发的食品卫生问题。

竹筒奶茶发霉登上热搜 | 截图来自微博@中国新闻周刊

在竹筒奶茶之前,其实景区饮料也一直存在。这些饮料通常出现在地标建筑或者网红景点的旁边,杯套上写着“蓝底白字”或“白底黑字”的城市名/景区名。如果再标注上拼音,瞬间更加洋气。

买上这样一杯奶茶/咖啡,拍张照片往朋友圈一发,根本不用发定位,就能马上传达出“我去XX玩了”的信息。

威海的?

作者 拍摄

延吉的?

张妈妈1号 拍摄

凤凰的?

瓜瓜 拍摄

景德镇的?

阿肚 拍摄

还有一些店嫌仅地名不够,再搭配一根网红路牌吸管,印着“风里雨里,我在xx等你”、“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XX”、“我在XX很想你”,把大家狠狠拿捏。

北京的竹筒奶茶,上面还搭配了网红路牌吸管 | 多多 拍摄

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拿上一杯长白山咖啡,在天池边打个卡;端上一杯广州甘蔗汁,和小蛮腰同个框;带上一杯成都奶茶,去看国宝大熊猫;点上一杯永福寺慈杯拿铁,在寺庙里静静踱步……旅游拍照的kpi就靠它们来完成了。

广州的甘蔗水 | 作者 拍摄

不止那种景区小店,连各大连锁品牌也狠狠蹭过“地名”的流量密码:喜茶在西安古城墙下开新店时,推出限量“长安”杯套;奈雪的茶的杯身透过城市名,可以看到藏在其中的地标建筑;山东本土品牌“阿水大杯茶”,推出了山东16个地级市的奶茶杯套,把每个城市的地标融入城市名字的设计中去。

虽是地域限定贴纸,但不是地域限定美食,除了杯套上的名字不一样,这些茶饮味道本身都是大同小异。

发现了吗?这些奶茶/果茶/咖啡,杯身上的地名要比饮料本身的价值更高——这样的一杯饮料已经不仅仅是入口的饮品,而是拍照打卡工具,具备了除食物以外的更多属性。

颐和园的饮料 | 阿肚 拍摄

02

文创雪糕

/ 这生意真的太好做了 /

能和竹筒奶茶一争高下的,当属长青“顶流”文创雪糕。

全国各类文创雪糕有数百种之多。不仅景区和博物馆一直在推陈出新的路上,连高校和寺庙也加入文创雪糕的队伍中。文创雪糕基本上可以分为简约文字型、地标建筑型、繁花似锦型、同款文物型和可爱卡通型。

文创雪糕的鼻祖是玉渊潭的樱花雪糕,往上可以追溯到2016年的那个春天。

2023年的玉渊潭雪糕 | 刘霖 拍摄

玉渊潭雪糕走红之后,这种模式被迅速复制粘贴,各个景区都开始抄作业——毕竟只需要再开个模就行了,不用费多大劲。

香山的雪糕 | 阿肚 拍摄

华南植物园的雪糕 | 作者 拍摄

敦煌莫高窟、南昌滕王阁、武汉黄鹤楼、上海武康大楼、天坛祈年殿……几乎所有你去过的和计划去的古建筑都拥有自己的等比例缩小版文创雪糕。

黄鹤楼的雪糕 | 作者 拍摄

故宫以房檐上琉璃脊兽为原型制作的雪糕、无锡灵山大佛的福字雪糕、沈阳故宫的“紫气东来”四字匾额雪糕、山东曲阜的论语雪糕、北京首都博物馆的伯矩鬲雪糕、三星堆的青铜器面具雪糕、大兴野生动物园的小熊猫雪糕、昆明动物园的大象冰淇淋、西湖的许仙和白娘子雪糕、圆明园的十二兽首雪糕盲盒、趵突泉的“锦鲤版”盲盒文创雪糕、重庆的解放碑雪糕(不敢放图,可能会挂掉)……

文创雪糕几乎已经成为国内景区的标配,凡是能叫得出名的景点,大部分都会出自己的雪糕。

之前我们老说躺在冰柜里的“雪糕刺客”,其实这些雪糕也挺“刺”的,基本价格都在10元/根左右,只想花2/3块买一根,那是不可能的。而且味道也都平平无奇,大部分都没有“正经雪糕”好吃。

大同云冈石窟的雪糕 | 作者 拍摄

无论是杯套茶饮、竹筒奶茶还是文创雪糕,无一例外都是高颜值,很适合拍照 。

它们就像90年代的明信片一样,能满足我们“到此一游”的仪式感。游客们似乎也不会纠结它们是不是“奶茶刺客”、“雪糕刺客”,毕竟吃什么喝什么不重要,拍照好看才是王道。

这几年美食界流行各种跨界、融合和创新,比如年前的围炉煮茶、最近爆火的【公主下午茶】文学,关注下方公众号,向吃货研究所回复【流行】,隔壁所长准备了更多相关内容~

所以,你打卡了哪些竹筒奶茶和文创雪糕了呢?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