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6.4°C-12.0°C
澳元 : 人民币=4.81
纽卡素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业余工兵讲座:乌克兰捕获俄军FPV无人机 为何会携带火箭炮弹药

10天前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6月5日,“乌克兰阵线(Ukrainian Front)”发布一则消息,称乌克兰军方成功捕获了一架特殊配置的俄罗斯FPV无人机。

业余工兵讲座:乌克兰捕获俄军FPV无人机 为何会携带火箭炮弹药 - 1

“乌克兰阵线”发布的无人机照片。

这则消息中特别提到该机配备了9M27K3子弹药模块,这是一种专门用于BM-27“飓风”220mm火箭炮的集束弹药。附上的照片非常有意思,一架简陋的第一人称视角(FPV)无人机底部悬挂着一个金属罐体,机身与罐体之间有电线相连。相信许多朋友看到这张照片时,都会觉得“这是什么鬼”?重型火箭炮跟无人机怎么会有关系?但本人“业余工兵”血脉觉醒,感觉事出反常必有妖,查了一下相关内容,发现其中真的很有学问。

业余工兵讲座:乌克兰捕获俄军FPV无人机 为何会携带火箭炮弹药 - 2

BM-27“飓风”220mm火箭炮。

BM-27“飓风(Uragan)”是苏联上世纪70年代开始装备的重型火箭炮,系统编号9K57,9P140发射车采用吉尔-135型8×8军用越野卡车底盘,具有各种地形条件下快速部署能力。配备16根220mm发射管,旨在提供快速饱和火力覆盖。火箭弹长4.8米,重280千克。战斗部重量为90~100千克,包括高爆、燃烧、化学、集束等多种型号。此次乌克兰军队捕获的这架FPV无人机就使用的是这种火箭弹的集束战斗部。

业余工兵讲座:乌克兰捕获俄军FPV无人机 为何会携带火箭炮弹药 - 3

俄乌武装冲突中,俄罗斯军队使用的“飓风”火箭炮。

苏联解体后,前加盟共和国继承了“飓风”火箭炮,继续作为重要的火力支援武器使用。在俄乌武装冲突初期,仍然可以看到“飓风”火箭炮的身影。但是,性能已经落后,“飓风”已经无法与乌克兰军队使用的“海玛斯”等西方国家先进火箭炮相比,并逐步被“龙卷风”300mm火箭炮所取代,现在很少见到这种火箭炮的身影。

业余工兵讲座:乌克兰捕获俄军FPV无人机 为何会携带火箭炮弹药 - 4

乌克兰展示的“飓风”火箭弹集束战斗部残骸。

在俄乌武装冲突初期,俄罗斯军队使用“飓风”火箭炮发射了大量弹药袭击乌克兰境内重要目标。照片为乌克兰展示的“飓风”火箭炮的集束战斗部残骸。在抛撒子弹药之后,只留下了这种战斗部框架。通过观察残骸就会发现,中心有一个管状结构,管上有多个开孔。

业余工兵讲座:乌克兰捕获俄军FPV无人机 为何会携带火箭炮弹药 - 5

“飓风”火箭弹集束战斗部示意图和实物剖面模型。

通过解剖模型可以看出,火箭弹集束战斗部会携带多层子弹药模块。如果携带9M27K3子弹药模块,则会携带12个。这种战斗部被称为9Н128К3,其中央管状结构被称为TM-120。发射之前,炮兵会根据目标距离装定火箭弹头部的时间引信,发射之后,时间引信工作并定时引爆。引信爆炸后产生的火药燃气会通过中央的管状结构向后喷射。管状结构上的开孔会让火药燃气直接推动9M27K3子弹药模块,让其远离火箭弹,从而实现均匀撒布的目的。

业余工兵讲座:乌克兰捕获俄军FPV无人机 为何会携带火箭炮弹药 - 6

俄罗斯网友发布的220mm火箭弹照片。

注意图中的220mm火箭弹的标记,上面清晰标明了这种火箭弹的战斗部类型。最上面是9M27K3,即携带的是9M27K3子弹药模块,靠下还有战斗部编号9H128K3。

业余工兵讲座:乌克兰捕获俄军FPV无人机 为何会携带火箭炮弹药 - 7

KPFM-M子弹药模块解剖模型。

9H128K3战斗部内就是12个9M27K3子弹药模块,子弹药模块的装备编号则是KPFM-1M,这种模块内部装填有26枚PFM-1С反步兵地雷。一个9H128K3战斗部可以携带312枚PFM-1С反步兵地雷,一辆“飓风”火箭炮一次16枚火箭弹齐射,就可以布撒4992枚PFM-1С反步兵地雷。这些地雷会散落在一个椭圆形区域内,面积可达150公顷,单个地雷之间的平均距离不超过10米。为了形成更密集的雷区,可以由多辆火箭炮进行重复发射,也可以由一辆火箭炮进行反复发射。

业余工兵讲座:乌克兰捕获俄军FPV无人机 为何会携带火箭炮弹药 - 8

PFM-1С反步兵地雷因为外形而被称为“蝴蝶雷”。

PFM-1С是苏联时期研制的结构最简单、外形最小的反步兵地雷。宽度120mm,重量只有80克,40克液体炸药装填在一侧的柔性结构内。地雷落地后,在碰撞引信的作用下1~10分钟即可进入战斗状态。如果被人员踩到,柔性结构内的液体炸药会冲击内部的引信,导致爆炸。爆炸威力虽然并不大,但足以炸断穿着军靴的脚掌。PFM-1С配备自毁装置,可以在1~40小时内自爆,以保证雷区安全。但是,由于结构过小,自毁装置并不可靠。

业余工兵讲座:乌克兰捕获俄军FPV无人机 为何会携带火箭炮弹药 - 9

越战期间,美军使用的BLU-43“龙牙”。

看过不少文章都在说PFM-1С“蝴蝶雷”如何邪恶,如何泯灭人性,对平民构成威胁,却闭口不谈它的原型。这是因为其原型就是美国在越战期间使用的BLU-43“龙牙(Dragontooth)”反步兵地雷,而声讨这种苏联/俄罗斯地雷的文章都是拿钱办事儿带节奏的,他们拿谁的钱,就不用本人多说了吧。越战期间,美国投放了大量包括BLU-43在内的小型反步兵地雷,用于对抗北越部队和南越游击队。美国人声称这种地雷装药中有特殊成分,会因为逐渐过期失效,但真正失效时间美国又说不可靠。不愧是你……

业余工兵讲座:乌克兰捕获俄军FPV无人机 为何会携带火箭炮弹药 - 10

一种布撒PFM-1С反步兵地雷的装置。

苏联军事顾问在获得BLU-43地雷样品之后,立刻将其送回莫斯科,这样精巧的地雷立刻给苏联武器专家带来了小小的“帝国主义震撼”。相信当时苏联武器专家脑袋里的想法就是——论邪恶,还得说人家帝国主义战争贩子。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苏联立刻在BLU-43的基础上,推出了PFM-1C反步兵地雷,不过为了避免己方和平民伤亡,还增加了专门的自毁装置,也算是对得起自己的“共产主义良心”。

业余工兵讲座:乌克兰捕获俄军FPV无人机 为何会携带火箭炮弹药 - 11

PFM-1С反步兵地雷对平民构成严重威胁。

苏联在阿富汗战争中,出于同样的遏制游击队行动的目的,投放了大量PFM-1С反步兵地雷。由于其自毁装置可靠性不高,对阿富汗平民造成了严重威胁。此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动宣传机器,大肆抨击苏联使用反人道武器,并推动国际反地雷运动,绝口不提这东西是它先搞的。附上维基百科的原文:In stark contrast to the lack of public commentary on the Dragontooth system, the subsequent Soviet equivalent, the PFM-1, spurred a lot of controversy after being used in Afghanistan during the Soviet intervention in Afghanistan, being a key element lea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Campaign to Ban Landmines.

业余工兵讲座:乌克兰捕获俄军FPV无人机 为何会携带火箭炮弹药 - 12

在未爆弹上拆下的KPFM-M子弹药模块。

用FPV无人机携带9M27K3(KPFM-M)子弹药模块,企图在乌克兰军队后方布撒PFM-1С反步兵地雷,这个想法真的很有跳跃性和创新性。无人机在抵达目标区后,用自身电源引爆子弹药模块的布撒装置,将PFM-1С反步兵地雷抛撒出去。使用这种制式子弹药模块足以保证无人机携带的安全性,而其设计是多年技术发展的结果,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地雷的撒布效果,这个脑洞开得很有水平。

业余工兵讲座:乌克兰捕获俄军FPV无人机 为何会携带火箭炮弹药 - 13

散落在地面的PFM-1С反步兵地雷很难被发现。

要说的是,PFM-1С反步兵地雷自毁装置并不可靠,因此很多地雷仍然会在多年后对平民构成威胁。从乌克兰军队捕获的FPV无人机可以看出,其做工非常简陋,可能只是前线某个无人机操作员一时兴起的作品,并非俄军标准装备。作为一名业余工兵,本人只想说,斯拉夫民族在爆炸物领域的天赋真是太令人羡慕了。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