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6.4°C-12.0°C
澳元 : 人民币=4.81
纽卡素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去年在澳洲复出,今年又开启欧洲巡演”!李云迪海外求生记:一个“劣迹艺人”的复出样本(组图)

17天前 来源: 文娱春秋 原文链接 评论6条

弹奏肖邦名曲时,他颇为情绪化,非常激动,眼含泪花,鼻头通红。

表演完毕,鞠躬感谢观众,他没忍住,泪崩了,一度泪流满面。

这是李云迪2023年10月28日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复出音乐会的场景,时隔整整两年后的首度公开登台。由于前期没有澳大利亚媒体报道,所以这场音乐会显得相当冷清,人不多,稀稀拉拉地散坐在偌大的音乐厅里。

不过,几天后,李云迪在悉尼歌剧院的演出,倒是完全售罄了。

“去年在澳洲复出,今年又开启欧洲巡演”!李云迪海外求生记:一个“劣迹艺人”的复出样本(组图) - 1

4个月后的2024年3月底,李云迪再度开启欧洲20城巡演之旅,从德国弗赖堡到维也纳金色大厅,最终在5月23日于德国不莱梅Glock音乐厅结束了整个行程。

5月24日,他发了一篇长文,结尾时,引用了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一句话:

“所谓幸福,就是指拥有希望。”

很难知道,李云迪是否真的幸福。从2021年10月21日嫖娼被通报算起,已经超过两年半的时间,他无法在国内登台,“劣迹艺人”的标签一旦贴上,就意味着星途尽毁。

现在的李云迪,会幸福吗?至少在嫖娼被抓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他毫无疑问应该是沉湎在痛苦中。不过,从去年的澳洲巡演开始,李云迪试图走出一条劣迹艺人在国外“满血复活”的路径。

当然,这无法与昔日的光环相提并论——如今,在国内网络上搜索李云迪的名字,多数内容已与音乐本身没什么关系了。尽管在回归舞台后,他持续地更新着国内社交媒体(居然没有像李某峰那样全平台注销),也有疑似通稿发布,却没能激起千层浪,甚至连个水花都没有。

过往,在国内被封杀的“劣迹艺人”,鲜有成功复出的例子,李云迪能吗?

事实上,我们没法预测,只能借由探究李云迪沉沦的原因——这和他未来能否复出成功,属于一体两面。

“去年在澳洲复出,今年又开启欧洲巡演”!李云迪海外求生记:一个“劣迹艺人”的复出样本(组图) - 2

-神坛之上-

李云迪的高光时刻,来得过早。

18岁那年,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被他斩获,并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冠军得主。“肖赛”,是世界著名钢琴比赛中,含金量最高的,甚至没有之一。

“肖赛”从1927年开始,每五年举办一次。赛项的特色是,评委们会根据参赛者的实际表现来评定奖项,若他们认为某一奖项无人有足够资格获奖,便会空缺,且,不会有递补者。

李云迪的得奖之所以备受瞩目,在他获奖之前,已经连续两届比赛的第一名空缺。

天才的诞生,条件有时极其苛刻,又极具戏剧性。

1990年,第12届肖赛没出现耀眼的新星,却开了—个先例——比赛结果没有一人令评委们满意,即使第一名空缺,也要宁缺毋滥。

令人意外的是,1995年举行的第13届肖赛,历史重演——由于参赛者水平原因,第一名再次空缺。

到了李云迪参赛的第14届,肖赛无需宣传,已经备受瞩目,全世界都想知道等了15年,这次第一名究竟花落谁家。

历史上,能获得肖赛前三的亚洲人,寥寥无几。

第一位与肖赛前三名结缘的中国人,是1955年,傅聪在第5届肖赛上荣获第三名。

25年后,加拿大籍越南钢琴家邓泰山在第10届肖赛上斩获第一名。这是首位获得此奖的亚洲钢琴家。

李云迪打破了首奖空缺的历史成为开赛73年来首位获第一名的中国人,他同时获得了大波兰舞曲最佳演奏奖。

更有噱头的是,李云迪在比赛期间度过了自己的18岁生日,让人们记住了这位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冠军得主。

人们对这个东方面孔的关注和期待,超越了之前所有获奖者。

2009年,一位中央音乐学院知名钢琴教授向笔者说过一句话,至今令人印象颇深——他感慨,李云迪、郎朗的水平,即使是他们这样的教授,一辈子都超越不了。

时至今日,对于一个十几亿人口的中国来说,李云迪在“肖赛”的成绩,无人能及。当时,外媒这样记录下李云迪的巅峰时刻:

“当最后一个音符的回响淹没在如潮的掌声中,观众全部起立为李云迪喝彩,评委们也十分罕见地鼓起掌。以音乐的民族著称的波兰人被这个中国男孩征服了,由23位来自世界各地音乐权威组成的评委团被他的才华征服了。”

那时的李云迪,配得上“国际钢琴家”这一称谓。以及,他得奖后选择留学德国继续深造,并成为首位签约全球著名古典音乐唱片厂牌DG公司的中国钢琴家。

音乐,似乎是他看重的全部。

2007年,他和小泽征尔合作普罗科菲耶夫协奏曲,这是一首相对小众的曲子。当时,笔者也在现场,问他,“为什么会选择大众并不熟悉的作品?”

李云迪非常认真地说,他并不觉得这首作品小众,“实际上,音乐专业的人,都知道。”

不过,这次专业味十足的演出/专辑,的确只能在有限的音乐专业人群中,泛起些水花。

想要拥有更大的市场,需要调整策略迎合大众口味。不过,很多钢琴家没有选择迎合,而是继续坚持专业,哪怕曲高和寡。当然,他们也未必有可以迎合的机会。

不过,李云迪怎么能是一般的钢琴家呢?

同年,花城出版社出版的李云迪传记,直接贴上了“神话”的标签——《中国钢琴神话李云迪》。据书中介绍,这是当时25岁的李云迪及其家人首次认可的传记——“李云迪是中国制造的钢琴神话”。

一个非音乐世家出身的普通小孩,如何靠着自己努力和奋斗,仅凭跟随中国老师学习钢琴,就能成为国际级钢琴巨星?

这种成功学的典范,音乐圈似乎已经容纳不下李云迪的神话了。

-走下神坛-

2010年,已有小道消息传出,说李云迪耍大牌,不爱练琴、爱游戏、爱跑车等等。有次采访,当笔者直接把“不爱练琴”的问题抛给他,主观以为,他可能会忐忑,会尴尬。

谁料,他云淡风轻地调转话题,大意是,他最喜爱的钢琴家玛塔·阿格里奇,也不是每天刻苦练琴,但不妨碍她高超的技艺和展现美妙的音乐。

李云迪心中的偶像阿格里奇,曾在1965年第七届肖赛获得第一名。

有意思的是,李云迪曾被西方媒体誉为继阿格里奇等钢琴大师之后的“浪漫派钢琴大师的接班人”。

2013年年底,李云迪在工体举办音乐会。音乐会前采访他,“一个钢琴家为什么要在工体举办音乐会?”他回答,可以更好普及音乐。

那场音乐会中,他演奏了贝多芬奏鸣曲《热情》和《野蜂飞舞》,但都挺躁。后来,媒体上发酵的,只有《野蜂飞舞》,还被网友讽为“工体杀人蜂”事件。

还是工体这场音乐会,当时年幼的小胖丫头王诗龄,在妈妈李湘的带领下,身着一身亮闪闪的裙装和李云迪在钢琴上合作了一曲《小星星》。

事后,媒体是这样描述的:因热播节目《爸爸去哪儿》人气超旺的王诗龄,和妈妈李湘亮相李云迪新年音乐会,李云迪先手把手教王诗龄演奏儿歌《小星星》,又亲自伴奏,全场温馨。

看着“钢琴神话”和学龄前琴童演奏《小星星》,从神坛上俯下身来普及音乐的感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好处是,演奏简单的乐曲,可以藏拙。比如:

2010至2014年间,笔者多次在各种场合,听到李云迪演奏同一首作品。即使在同一个星期内的两场不同发布会,他都演奏了同一首肖邦夜曲。

期间采访,问他,“你为何(短时间内)演奏了同一首肖邦夜曲?”

他依旧云淡风轻,用肖邦作品编号岔开了话题。

2014年10月,李云迪受邀参加北京国际音乐节。笔者当时采访音乐节艺术总监余隆,“为何邀请李云迪,是因为他的明星光环吗?”

余隆直言不讳,“是的。”他希望借李云迪的光来增加北京国际音乐节的亮度。

如其所愿,很快,众媒体刊发了新闻——中国著名钢琴家李云迪首次亮相北京国际音乐节……

被媒体吹捧久了,会不会以为普罗大众都是韭菜呢?

至少,从和小泽征尔合作普罗科菲耶夫之后,他就不再执着于学院派了,转而双手张开拥抱大众——那些,从小没接受过专业音乐训练,听音乐靠电视MTV和春晚熏陶出来的一批又一批大众.......

多年以来,李云迪疏于练琴,贪图玩乐的消息,在音乐圈里早非秘密。他已不是追求艺术造诣的钢琴家,对名利场流连忘返。

“钢琴家”,是他摇旗呐喊的幌子罢了。

俄罗斯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说过,“一天不练琴自己知道,两天不练琴老师知道,三天不练琴所有人都知道了。”

李云迪醉心于娱乐圈的繁花似锦,追逐灯光打在身上的感觉,他甚至学会了如何吸引眼球。2012年,大肆炒作的“宏迪恋”,尤其令人侧目,而李云迪,从不澄清,只让舆论发酵,名气膨胀。

风水轮流转,不到10年,两位主角双双落马。

“去年在澳洲复出,今年又开启欧洲巡演”!李云迪海外求生记:一个“劣迹艺人”的复出样本(组图) - 3

-神话破灭-

神话破灭的时刻,其实早就来到了。

2016年,李云迪在韩国演出大翻车。当时,《新华社》刊发报道:“在首尔的演出中,李云迪演奏突然中断,引发负面反应......”

事实是,他在弹奏过程中,完全忘记了谱子,不得不停下来。台下有人喊“退票”,事后,李云迪则把锅甩给了指挥。李云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毫无反思,轻描淡写地说:“这场意外已成为历史,希望尽善尽美完成每场演出的梦想从未改变。”

意外不会阻挡他的梦想,因为他的梦想,早已变味。所谓那些负面,都是老生常谈。

“从古典音乐家向流行艺人转变”“真人秀玩太嗨”“不够努力”......这是一场意料之中的“意外”。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就在首尔翻车的前一年,他担任“肖赛”评委期间,翘班赶回上海,只是为了参加黄晓明婚礼。

一个是音乐专业,一个是名利场。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也是李云迪人生的两面。

他毫无顾忌地选择了名利场。他心中的“音乐梦想”,只是一个梦,连想的时间估计都没有了。

显然,他更喜欢与吴京、王思聪、王宝强、佟大为、井柏然、黄渤、任泉、小沈阳等明星相聚。至少他们这些非音乐专业的人士,不会说他练琴少。他们就是听出来了,能当面直言?

从这点上看,李云迪是聪明的。在不专业的人士面前,他是专业的。

当时的坊间舆论,不乏批评李云迪不当评委也要参加婚礼的荒唐。但,没能给他敲响警钟。

警钟也不会长鸣。

时至今日,李云迪跌得最惨的一次,其实不是进去“修行”的事。比这更可怕的,也是最现实的,他的神话早在10多年前就被戳破了——

2013年9月,《人物》杂志采访中央音乐学院钢琴泰斗周广仁先生。周先生说:“听到李云迪的现场演奏,听得我坐在下面都坐不住了。”

那期杂志的封面人物,正是李云迪。

一代宗师,直言你专业水平不行,还不努力。之后音乐专业圈,饭碗不好拿了。

文章一经刊发,李云迪没有任何反省,反而指责媒体报道不实。杂志方称有事实依据和录音存档。折腾了一通,双方和解告终,彼此删除了微博。

从李云迪成名至轰然倒塌,专业人士中,只有周先生公开评论李云迪,并毫不畏惧地拿出录音证据。

毕竟是泰斗。有风骨的周先生,内心对于钢琴艺术,有信念,宁折不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傲然挺立。

这是心中有真正音乐理想的人。

所以,到底是谁毁了李云迪这个被制造出来的神话呢?

答案只有一个,他自己。

“去年在澳洲复出,今年又开启欧洲巡演”!李云迪海外求生记:一个“劣迹艺人”的复出样本(组图) - 4

-复出或反思-

今年4月,在欧洲巡演期间,李云迪出版了莫扎特专辑。

莫扎特作品,技术不难,但其音乐并不只是单纯、简单的。理解并能身心合一展现莫扎特音乐内涵,绝非易事。

郎朗曾说,自己30岁之后才懂了莫扎特。

李云迪呢?有过难忘的修行之旅,对音乐的理解,是否多了自己的理解?

在李云迪出事之前,世人常把他和郎朗做比较。不论技艺谁高谁低,单从观感上来说,郎朗所有的主轴,都围绕着音乐领域,除了结婚新闻之外,没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儿。相比李云迪对流量的追逐,郎朗是扎实的。

讽刺的是,在嫖娼被曝光那天,李云迪正参加一档极具娱乐性质的真人秀综艺节目,只好尴尬退场,留下狼狈不堪的身影。

某种意义上,李云迪的劣迹“拯救”了他,至少把他从耀眼犹如黑洞般的名利场拉了出来。

因此,这三年,对李云迪是新的开始。他有钢琴底子,能在国外市场复出巡演,或有机会获得第二次艺术生命。

当然,李云迪作为“劣迹艺人”复出的样本,不具有任何复制性——因为没有几个明星具备可以打破国界的拿手绝活。

犯下同样错误的黄海波、王全安,或许已经放弃了挣扎。他们到国外,也没人认啊!

范冰冰或和李云迪有相似处,去年也开始尝试在国外演戏。在柏林电影节上,范冰冰说“五年没有拍戏其实对一个演员来说挺残酷的”,所以她比任何时候都珍惜。

早干嘛去了呢?

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李云迪或有同样的心绪飘过。但对李云迪而言,他更需要的不是复出成功与否,抑或有多少收益,在这个过程里,找回初心,方为根本。他必须要证明,自己还是那个“钢琴神童”。

历史上,莫扎特除了一个“神童”的美誉,再无其他。莫扎特是被他爸爸打造出来的“明星”,为了赚取钱财甚至不择手段。

有一天,贵族王室不再喜欢莫扎特时,他就不再是神童了。

对于42岁的李云迪来说,是否真的可以——轻舟已过万重山?

每个人都有理想,理想越远大,行动起来越有激情。

不知道李云迪消失的日子里,都想了些什么?

特别想问他一句,如过山车般经历人生的深山低谷,反躬自省了吗?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6)
土澳居民ppCDQ
土澳居民ppCDQ 16天前 回复
因短时间内多条评论违规被举报,触发自动屏蔽机制,该用户评论均被屏蔽。
Mro时计
Mro时计 17天前 回复
每一个人都会犯错。只要能够重新开始,一样会重新得到美好。希望李云迪铭记在心,开始新生活。
EMMMMAF
EMMMMAF 16天前 回复
年少成名自己接不住可惜了。
-筱帆kiki-
-筱帆kiki- 16天前 回复
有艺傍身的人还是可以养活自己的
SierraWong
SierraWong 16天前 回复
名利场,有几个人能把持得住!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